中华石化网讯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油气生产商,Woodside(澳德赛能源,以下简称澳能)也正试图借助与中石油捆绑的利益关系大举进军中国。
事实上,早在2007年,澳能就曾与中石油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销售协定,前者将向中国销售不超过3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合同金额高达404亿美元。
三年后,这一进口协议宣布流产。但即便如此,澳能与中国石油公司的合作意向却并未就此结束。
2012年,中石油作价16.3亿美元从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手中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布劳斯天然气项目部分股权,而澳能也正是该项目的作业公司。
事实上,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先后进入澳大利亚寻求项目合作时,澳能与中国企业的接触也正变得日益频繁,对于澳能来说,这也意味着,新一阶段的合作大门已经打开。
针对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以及持续开放的中国机会,3月底,澳能全球CEOPeterColeman柯满德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21世纪》:作为澳大利亚的头号油气生产商,澳能在中国似乎并不广为人知,截至目前,澳能在中国已经有哪些业务来往?
柯满德:澳能是最早一批通过LNG与中国建立联系的外资企业之一,早在2000年就开始对中国第一个LNG接收站广东大鹏接收站供气。此后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扩大合作,但均没有成功。中国的市场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近期中石油对于布劳斯LNG项目的参与我们表示衷心的欢迎。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拓宽加深我们的合作关系。
《21世纪》:外资石油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还需面对一些来自政策层面的门槛,对此,你如何看待?
柯满德:我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很多国家相似。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合作伙伴,熟知当地政策法规,与当地的社区等等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这些对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很重要,当然这一原则我认为在世界很多地方都适用。
《21世纪》:我们注意到,早在2007年时,澳能就曾与中石油达成初步协议,中石油计划每年从澳能进口200万吨到3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期限为15年,总金额高达404亿美元,但此后,双方的这一合作未能成行,导致合作流产的原因是什么?
柯满德:那个项目跟布劳斯天然气相关。2009年布劳斯项目因为项目本身的变化而导致协议未能执行下去。我们也表示遗憾。但是很高兴的是三年之后中石油加入了布劳斯项目并将与我们一起来建设该项目。今后我们将有机会直接对话,平等销售LNG,一起发掘中国LNG市场的消费潜力。
《21世纪》:是因为价格问题吗?
柯满德:不是的。因为项目延期,供货时间滞后因此夭折了。每一个销售合同价格都是基于项目的开采成本上详细算出的。随着开采成本的变化,价格上也会有反映。2009年项目本身发生了改变,所以协议也随之终止。现在中石油又回到了这个项目,我们非常欢迎。
《21世纪》:布劳斯天然气项目是否会成为中石油与澳能在其他海外项目上合作的契机?
柯满德:事实上我们与中石油的联系从未间断过。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加入布劳斯项目。据我所知,这个项目的最终签署也将在未来几周完成。我们正在积极寻找机会加大与中石油在海外项目上的合作,特别是缅甸项目,我们很有机会一起合作。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