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产业化待提速

   2011-05-13 石油石油

70

    中国石油网消息: 立足于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借鉴国外煤层气产业发展经验,当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宜遵循统一规划、政策支持、开放协作、科技攻关的思路。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作为能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天然气市场发展迅速。2010年以后,预计我国常规天然气生产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60%左右,其余40%的天然气消费将主要依赖进口。由于进口天然气面临成本和安全的双重制约,因此发展煤层气产业具有战略意义。

    国外产业化经验

    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寻求科学的煤层气产业化途径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当今世界的美国、加拿大、德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分析这些国家煤层气产业运行和管理可以发现政策鼓励和扶持是推进煤层气产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美国:注重政策系统化

    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产业化比较成功的国家。美国煤层气产业形成和发展除依靠自身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外,煤层气产业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国政府制定的《原油意外获利法》中规定的税收补贴政策对开发煤层气的企业很有吸引力。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煤层气生产企业每生产1立方米煤层气就能享受到2.82美分的政府补贴,当时煤层气售价约为6美分/立方米;90年代初期,企业每生产和销售每百万英热单位的煤层气得到的平均补贴为1.385美元。煤层气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获补贴最高的能源品种。自1980年该政策出台后,美国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开采所得到的税收补贴约为2.7亿美元,圣胡安盆地的税收补贴为8.6亿美元。

    除财税政策外,美国政府制定的其他产业政策对煤层气产业化的贡献也不可小觑。为鼓励扶持煤层气生产,美国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设立农业部援助项目,为农村瓦斯矿井煤层气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设立商业部援助项目,对高瓦斯矿井煤层气发电、管道输气、销售或居民用气项目进行资助;设立科研资助项目以及小企业管理局资助项目。政策资助带给了煤层气生产企业实实在在的利益。资料显示,税款补贴之后美国煤层气企业的投资利润率由税后1.1%涨至3.9%;内部收益率由5.8%升至22.7%。优惠的产业政策激发了美国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煤层气因之实现了开采的规模经济,产业化步伐加快。

    德国:一体化产业链

    德国新能源法确定了煤层气为一种重要洁净能源,2000年颁发了一项可再生能源优先权法案,考虑了环保的同时又把煤层气作为可再生能源,旨在加强能源供应安全。

    为鼓励回收利用煤矿瓦斯,德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利用煤矿瓦斯的供暖发电厂可享受20年每千瓦时6.6%至7.7%的固定退税率,新厂税率每年还可递减2%,5万千瓦以下小供暖发电厂还会得到一定补贴。

    德国已建成利用关闭矿井瓦斯的35个供暖发电项目。由于煤矿瓦斯供应量不稳定,周期较短,德国开发了集装箱结构的移动式综合供暖发电厂,充分利用矿井瓦斯,调节发电厂容量。

    英国、加拿大:强调自主发展

    英国南区、中区、北区和苏格兰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万亿立方米。英国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估正在进行中,已有15个区块获得开采许可证。英国于1992年开始在切斯特附近钻井进行煤层气试验,现规划开发煤层气的地区为东奔宁、西奔宁和南威尔士。目前英国政府正在加紧研究如何开发低渗透率煤层。

    加拿大正对潜在地区煤层气开发进行初步评价和初期勘探,初步认为艾伯塔地区南部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现正对东部的新斯科舍省的坎伯兰盆地进行钻探,1995年钻了3个孔作为生产试验井。在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侏罗纪煤系地层进行的预测表明,该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为4万亿立方米。在艾伯塔省的卡多明地区,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31亿立方米,而估算艾伯塔全省煤层气资源量最高可达74万亿立方米。

    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注重吸纳外资

    独联体年煤层气排放约72亿~107亿立方米,占全球排放量的20%。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矿井煤层气排放量占独联体总排放量的80%~90%。俄罗斯和乌克兰目前需要煤层气的开发资金和技术,两国制订了一些税收政策和管理法规,鼓励外国公司投资煤层气。

    澳大利亚煤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现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活动位于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煤层气资源量为8万亿~l4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约为6000亿立方米。美国应澳大利亚政府要求,计划在昆士兰开采地下煤层气资源。

    波兰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万亿立方米。波兰政府准备把开采煤层气作为减少进口天然气的一种手段,正寻求国外投资来开采煤层气资源。

    我国产业化现状

    为鼓励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征收5%的增值税,自营项目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征13%返8%,实际负担5%;勘探开发煤层气进口必要的设备、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煤层气价格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确定,由供需双方谈判,国家不限价;矿区使用费按照陆地上常规天然气对外合作规定缴纳,规定了矿区使用费征收的煤层气产量起征点为10亿立方米;实行了系列探矿权、采矿权管理费的减免优惠制度。

    目前,我国煤层气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中下游产业发展状况一直是限制煤层气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西气东输以及川气东送工程两条能源大动脉的建成和运营,影响煤层气产业化的这一瓶颈因素将有望得到较大程度改善。西气东输管线经过许多煤层气资源富集的地区,塔北、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豫西、淮南均是煤层气富集带,总资源量接近14万亿立方米。管线经过的沁水大型煤层气田已经获得煤层气探明储量,短期内对上述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我国煤层气普遍存在低渗、低储层压力和低饱和度的"三低"不利条件,但同时煤层埋深、吨煤含气量以及煤层厚度均比较理想,这些情况与美国的煤层气田差异较大。我国煤层气勘探起步较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勘探工作中沿用美国勘探煤层气的思路和方法比较普遍,但效果不尽理想。从具体生产情况来看,国内煤层气项目产量下滑速度较快,单井日产大都徘徊在1000立方米左右,多数项目面临如何稳定与提高单井产量的技术难题,技术瓶颈对煤层气产业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除此之外,煤层气矿权管理还需要加强。煤层气具有与煤炭资源共生共存的特点,但煤层气属于国家一级管理矿种,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大部分煤炭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由资源所在地政府管理。煤层气与煤炭的矿权分置造成一些大的煤层气田在没有规模开发之前就出现了与煤炭矿权重叠和侵权现象。国家虽然出台煤层气"先抽后采"的强制性规定,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煤层气产业化建议

    立足于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借鉴国外煤层气产业发展经验,当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宜遵循统一规划、政策支持、开放协作和科技攻关的思路。

    加强煤层气产业发展规划。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21世纪世界能源家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发展煤层气产业,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需结构,有利于减少瓦斯事故,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政府应将煤层气产业发展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煤层气的发展战略框架明确化。

    政策扶持应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继续执行现有煤层气优惠政策的同时,及时研究和分析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结合具体问题不断对煤层气政策进行修订,使之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的做法。二是加强矿权管理,在明确多元化煤层气开采主体资格的基础上,加强矿权流转,建立有效的矿权退出机制,强化监督,防止跑马圈地现象,对富含煤层气的煤矿,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国务院相关条例,坚决实行"先采气、后采煤"的强制性政策。

    扩大开放力度,尽快明确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的主体资格,加大引资力度。应以新修订的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为契机,明确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的主体。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给予已取得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的公司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国家应鼓励大公司与国外公司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建立先导示范区,鼓励大型石油公司和煤业公司合作,在国家规定程序下实现煤层气和煤炭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和煤层气开发企业均应重视加大煤层气产业科技攻关的资金投入,应针对我国煤层气勘探程度低、寻找高渗富集区难度较大的现状加强煤层气基础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集中力量解决煤层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加快发展与煤层气关联度较为密切的产业,加强煤层气管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家用煤层气、煤层气发电以及汽车燃料和化工产品产业发展等,通过产业一体化促进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这一点德国的经验可以借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