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犹在半途

   2013-04-27 中化新网

227

 


    千呼万唤,我国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尘埃落定。虽然这项更为市场化的改革犹在半途,但目前来看,它对销售企业、炼化企业、政府形象、消费者都有好的影响。


新定价机制暂时解渴


    羞答答的玫瑰终于开放。就在业界猜疑不定、患得患失的时候,3月27日,伴随着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的下调,国家发改委爽快地推出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方案。这为业内长达3年之久的诸多猜想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基本解决了社会上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也符合诸多机构和专家的预期: 取消变化率涨跌幅限制,将必要条件之一“±4%”剔除。将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取消之前移动平均价,改为10个工作日的算数平均价。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挂靠油种。


    虽然,此方案离全然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尚有距离,但迎来掌声一片。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新版机制能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消费、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作用,为未来的完全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广受业界肯定


    2009年3月起,我国执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框架上与国际原油价格实现了有条件联动,但暴露出种种弊端,尤其是当国际油价走势变化较大时,“22+4%”的调价公式使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严重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化,有时会出现“跟涨不跟跌”的现象。结果不仅是国家发改委饱受诟病,而且三大石油公司备受公众指责。为此,社会上对于进一步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鉴于此,有关部门2010年开始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考虑完善现行定价机制。发改委多次召开成品油定价机制研讨会,听取能源专家、石油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媒体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也考虑过多个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公布成品油价格计算公式,价格交由国内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按照规则测算油价调整幅度并及时发布等。


    对于近期正式发布的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卓创资讯分析师吕斌认为,推出的时间段是合适的。首先两会后政策导向及公知度、接受度已经到位;其次在油价下调周期中推出,相对阻力及造成影响较小;最后新定价机制提出时间已经较长,调研工作从理论上而言已经到位。


    对于新版机制的诸多亮点,业界反响普遍不错。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油品营销与加油站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旭东认为,市场化走向非常明晰,对炼油企业、销售企业以及消费者都非常利好,有望较大程度上终结此前广受诟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跟涨不跟跌”的怪象。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评议说:“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国内成品油定价与国际原油的联动性更强了。在成品油市场上,贸易商炒作风险增加,传统大单囤积待市的操作方式或被小单快进快出式的操作所代替。”他认为,此次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透明度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投机行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油荒现象也会因此有所减少。


    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后,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市场的调价频率会增加,但调价幅度会与此前相比有所降低,甚至减半。因此,金银岛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韩景媛表示:“每次调整的汽柴油涨跌幅度换算成升可能只在0.1元左右,对普通市民的日常开支影响有限。社会对油价涨跌的敏感度会因此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也将趋于常态化。”


    此外,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新版机制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但相比以前市场熟悉的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完善后的新机制并没有公布具体挂靠油种。为此,市场也出现各种猜测。王金涛分析说,三地原油中布伦特、迪拜原油更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布伦特、迪拜对于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中东地区的原油定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中国进口原油的结构判断,新机制非常可能去除了辛塔,而选取了阿曼或者俄罗斯的油种作为参考。


    公布定价公式挂钩的具体油种及权重并不难,但对于没有公布的原因,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明智之举,会规避一些潜在的市场风险。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量2.71亿吨,日均进口原油540万桶,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7.9%。作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中国进口原油的来源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挂钩方式受全球关注,很容易引起国际市场炒作,进而影响我国原油进口价格以及炼厂的加工成本。
 

        销售企业竞争加剧


    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出炉的意义重大,可能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具体实施后,表现最为敏感、影响最直接的当属油品销售企业。因为从理论上而言,销售企业因为能获得较大的市场调整弹性,进而更合理地掌控批发、直销与零售环节的运作,利润将更有保障。


    中国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川销售分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处长张成斌表示,整个行业的利润必然因成品油价格更加与国际原油市场接轨,且及时调整到位而有较大增加,但单个加油站利润的多寡,到了真正考验其运营和操作智慧的时候。


    据张成斌介绍,目前,成品油销售市场上,因为宏观面需求回落,市场上多层次、多区域间的价格差异较大,各加油站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后,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不仅如此,因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率增加,企业内部的管理消耗增加。随着市场情况更加复杂,加油站工作量的加大,管理人员需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相应加强。这都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


    对于加油站而言,新版机制执行后,最大影响是面临补库周期和操作量的变化。很多小的油站两次建仓的时间间隔多于10个工作日。现行定价机制将出现1个月至少两次调价的情况,为规避风险和保障利润,需要及时调整采购量和补库周期。


    “虽然压力不小,但更加市场化的调价机制是很好的提升竞争力的机会。不断加大的市场竞争能倒逼企业改进服务和管理,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张成斌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刚刚执行,后续市场反应还未显现,因此还没有做相关制度和管理上的论证与设计,只是加大了市场监测、员工培训、客服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并根据获取的情报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便将来在恰当时间做出适应性调整。此外,他们还计划加大市场细分力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子目标的市场采取组合营销服务策略,进一步做实做优非油业务。


    谈及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不会因此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时,张成斌表示,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新机制反而有利于成品油价格的平稳。“过去调价周期长,而且油价涨跌幅度不到4%不允许调整,累积较大,所以每次油价涨跌每升至少0.2~0.3元钱。以后油价没有明确涨幅限制,调价周期也缩短了,可能半个月就调一次,累积少,每次涨跌幅度可能不到0.1元钱。”张成斌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车主可能不会为几分钱去连夜排队,或者憋着不去加油,市场会更趋于稳定。而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80美元,或者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家会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设定不同的调价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王旭东也直言:“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新机制中有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措施,增加了发改委主动调控的能力,所以更加市场化的改革不会使成品油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炼油企业终受益


    完善后的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不但增加了调价频率,而且取消了4%调价的幅度限制,使得原油价格在130美元/桶以下时,我国成品油价格能基本调整到位。因此,业内不少专家认为,通过对终端市场的调整,可更加迅速地疏解炼化企业的成本压力,缓解我国目前多数炼厂的亏损情况,有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毅军教授表示:“国际原油市场行情如能更加及时传导到国内市场,炼油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大幅提高,业绩会有所保障,至少能实现盈亏平衡。”


    原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计划周期很长,22天的移动平均价格不仅很难体现出国际原油两三天的大涨大跌以及市场心理变化,而且使成品油市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预期。


    广州石化计划经营部副部长梁彬华对此深有感触。据他讲述,新机制执行之前,每当预测到油价要跌时,贸易商就暂时不和他们拿货,而是消化自己的库存,等油价调下来再进货。因此,炼厂生产的产品往往出现压库现象,不得不调低加工量。“现在缩短了调价周期,取消了调价幅度,必然增加贸易商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成品油减少了被市场炒作的空间,有利于我们排产计划的执行,产品出厂更加顺畅。”梁彬华说。


    调价周期的缩短早在市场意料之中。此次改革的更大亮点还在于将“移动平均”变成了“算数平均”,即每次调价前的原油价格仅仅作为基准价使用,而不再“移动”进入新的计价期,极大降低了调价的可预期性。茂名石化销售中心商务科科长李刚认为,这会极大减小贸易商对成品油市场的可操控性,短期内囤货、甩货难度很大,利于炼厂根据正常的市场行情来做生产计划。


    同时,此前受原油价格±4%的波动幅度限制,我国国内成品油经常出现较长时间不调价的情况,严重滞后于国际原油的波动,加之是以百分比作为参考,油价涨跌往往不对等。王金涛认为,此次改革直接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意味着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都会调整一次,该降就降,该升就升,对炼厂疏导成本压力是很大利好。


    梁彬华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变化不是很大,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新的调价机制执行到位,广州石化每月盈利2000万~3000万元。


    中石化是国内第一大成品油供应商。由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炼厂炼出来的成品油价格却调整不到位,一直是其炼油业务亏损的重要原因。2012年财报显示,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亏损119亿元,较2011年减亏257亿元。减亏主要原因是政府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比较及时地调整了成品油价格,缓解了炼油亏损局面。专家预测,此番缩短调价周期和取消4%幅度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对于缓解炼油企业亏损的作用会有更多体现。


    对于地方炼厂而言,虽然短期内也要适应新机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中长期看仍是利好。山东海科集团销售经理王建方表示,以往是成品油下调预期会打压市场气氛,导致地炼库存上升,价格下滑。现在调价预期变得越来越模糊,下游的观望情绪没有原来那么强烈,产品价格和销售状况会比原来稳定。
 

        改革犹在半途


    无可否认,完善后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掉了原定价机制的一些外露性弊端,而且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考虑十分周全。比如,为了节约社会成本,规定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时,零售价格暂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但业内专家认为,不能因此认定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告结束,一些内在弊端仍有待逐步改进。


    比如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挂钩的是国际原油价格,而非国际成品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虚挂”。在这种机制里,国内炼油成本与国际炼油成本的对照体现不出来。国内炼油成本的高低,作为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处于神秘面纱中,外界无从知晓。这实际上会降低成品油定价机制应有的公信力,并容易造成涨多跌少的局面。


    又如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但由于我国原油进口垄断性过高,国内地方炼油企业购买、调剂原油或许会更加困难。如果国内地方炼油企业本来有限的竞争力因此削弱,对于国内市场供应并非是一件好事。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价格,政府不再直接制定价格。从这个方向而言,现在开始实施的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只是对此前版本的修补,而非大的变革。今后我国还会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让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引导石油资源配置的作用。


    刘毅军认为,如果现有的新机制进一步发展,成品油定价机制会出现结构性改革,政府对石油价格的管控会逐渐转变为单纯对油企和整个市场的监管,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也就是说,政府要由价格的制定者和审批者转为价格监管者,让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


    结构性改革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引进,也就是说降低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上外资与民企进入的门槛。如此才会促使竞争性市场从下游向上游的高效传导。但是改革的步骤是渐进式的,需要统筹考虑、分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8期  张起花)


评论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非完全市场化


 虽然上周国际油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截至4月19日,本月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9.48%,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9.43%,分别跌破90美元/桶和100美元/桶的水平。目前,欧美市场对于原油价格的中期走势总体呈悲观预期。但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而言,稳定的目标价格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其财政收支平衡,因此必然会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油价供应量,一旦限产保价措施出台,油价是否会获得一定的支撑乃至反弹?市场拭目以待。


    春季为炼化企业设备维护期,国际能源署预计由于欧洲、亚洲和中东等地区炼化企业的春季常规设备维护,成品油总产能将削减,因此4月份原油的炼化需求将维持较低的水平;因此夏季用油高峰期的到来,由于季节性需求波动而导致的油价下跌会随着而出现反转。但是情况显然更为复杂,因为从实体经济需求来看,欧美经济复苏的表现持续疲软,导致原油现货价格下跌;同时市场对于欧洲经济复苏的预期总体依旧悲观;而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也从谨慎乐观转为悲观。


    从原油储备来看,最近半年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石油储备高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说明市场供给的调节能力非常充裕。如果油价持续下跌,OPEC成员国必然会采取更为直接的限产报价措施。尽管目前其内部对于是否马上采取措施存在争议,但根据最近几年来的市场观察,如果油价回落至80美元/桶左右水平,则限产措施将极有可能实施······  【全文】


它山之石
 

 

    当前世界各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靠市场竞争形成,二是由政府来定价。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市场和竞争机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多采用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机制。发展中国家及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国家,则多采用政府定价的形式。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向着开放和竞争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靠拢。

        美国成品油价格机制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成品油定价基本上不受政府管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美国普通汽柴油零售终端价格由四部分组成:原油成本、炼制成本和利润、销售和运输成本、联邦和州税收。总体来看,无论是普通汽油零售价格还是路用柴油零售价格,都与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变化保持了一致。


    美国各大石油公司的炼油厂所加工的进口原油、国产原油、在国外投资开采的原油都按市场价格结算;炼油厂所生产的成品油在国内外市场的售价也完全由市场决定,并随着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而波动。


    美国国内有两个有代表性的成品油现货市场:一个是墨西哥湾和得克萨斯州市场,另一个是东海岸的油品消费市场。这两个市场的成品油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并完全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波动。


    在零售渠道中,供零售的成品油在不同的州,各州内不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甚至同一公司在不同地点的加油站售价都可能有差别。在用油的淡季和旺季,成品油价格也会有差别。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是由市场所决定的。

 

        我国台湾成品油价格机制


    我国台湾地区成品油市场的价格机制为半市场化,参照国际油价以一周为时间单位而变动。具体是以当周迪拜及布伦特平均价格,分别以70%及30%的权重计算(简写为7D3B),再乘以汇率均价与前周7D3B平均价格乘以汇率均价80%变动幅度计算调整价格。


    台湾成品油涨跌幅度计算公式为:[(本周7D3B×本周汇率-上周7D3B×上周汇率)×0.8]/(上周7D3B×上周汇率)


    该调价机制来自一定的调价原则。


    首先,因为台湾的原油供应基本来源于进口,台湾“中油”有约70%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约30%来自布伦特,所以产生了7D3B的油价调整权重。


    其次,因为原油本身的成本占成品油销售成本的80%,原油又来自进口,因此1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会对成品油的成本产生0.8美元的影响,所以订立了汇率影响“打八折”的算法。


    最后,台湾油价调整还有一个附加原则,“邻里最低价”。也就是说,调整后的税前价以亚邻当周税前均价的最低价作为浮动油价的调整上限。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8期  王  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