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风清水碧不是梦

   2013-05-03 中国化工报杨晓宇

142


国内化工园区大多邻近江河湖海,做好环保工作尤为重要。图为位于长江北岸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本报记者 张育 摄)
 

 

  园区化是经国外经验证明的先进发展模式。不过,由于我国化工园区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容小视的环保安全问题。尤其在某些观念的误导之下,在不少民众眼中,化工园区甚至成了污染源聚集之地。目前,国内园区为安全环保作了哪些努力?现有技术能否实现化工园区的风清水碧,让周边居民认同亲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4月底举行的2013中国化工园区发展论坛上采访了相关人士。
 

  没有异味才能信服


  “如果园区总是臭气熏天,即便标榜自己再环保,周边居民也难以信服。因此,我们想建设一个没有异味的园区。”许多化工园区管理者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要想实现无异味,就必须做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作为长年从事化工园区环保安全工作的专家,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玉芳介绍说,国内园区大气污染治理正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科学的监测管理体系;排放底数不清楚,工作基础薄弱;无组织排放源多、量大,收集治理难度大等。他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谢涛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基础信息不完善,如何能真正摸清家底?区域监控不健全,如何能做到防范预警?”


  那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困难?


  首先,要对企业风险进行摸底。


  谢涛提出了一套信息化解决方案。他认为,企业的环境风险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二是企业风险物质的数量与临界量之间的比值,三是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因此,可从这三个维度来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设定合适的算法,通过完整的评估流程来判断企业的风险是属于一般、较大、还是重大。“园区可以建立动态申报系统,由企业填写数据表格。这些信息整理入库后可与空间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和三维技术结合起来,以此实现企业环境风险源的精细化管理。”谢涛说。


  其次,借助高科技手段对污染物进行监测。


  谢涛表示,对大气污染物进行在线监测,要从风险单元、园区企业出厂界,以及区域环境敏感性三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监控。具体来说,需要结合工艺过程选择合适的监控布点,然后通过传感器设备进行监控,再通过开发相应的系统和软件来支撑信息化系统。


  据记者了解,国内一些先进化工园区已在这方面作出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宁波石化区在园区主导风向下建设了一套大气特殊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系统。据郑玉芳介绍,该系统可24小时在线监测园区企业可能排放到大气中的42种特殊污染物,数据自动传到监控中心。一旦系统报警,可以结合气象参数,通过软件分析,判断污染源的方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也先后建立了3套大气特征因子监测系统。据该园区副主任纪红兵介绍,园区目前可做到24小时监测区内二氧化硫等42种石化特征因子。此外,园区还在显要位置设置了LED显示屏,随时显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苯、甲苯等特征因子浓度。“我们要给公众看到实时监测数据,让他们放心。”纪红兵说。


  山东鲁西化工园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杨本华告诉记者,鲁西化工园正在建设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控系统。园区内布置了1200个监控点,目前已可实现数据实时显示。“不过这还不够,今后我们还要在园区5千米范围内设立监测点,最终目标是数据监控、预警与应急体系统一。一旦废气污染物浓度超标,系统就会预警,同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杨本华说。


  再次,对污染进行彻底有效的治理。


  据了解,宁波石化区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用源头治理、全过程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园区对污染重的企业实施异地改造,从源头根治废气排放;对工艺落后的企业责成改造,淘汰落后的化工生产线,新建全自动控制生产线,从工艺全过程实现废气排放控制;责成废气治理设备简陋的企业完成末端改造,新建先进的蓄热式热力焚烧炉装置,实现有机废气处理率达到98%以上。


  此外,针对化工企业无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治理,宁波石化区采用了LDAR(废气泄漏、检测及修复)技术,通过固定或移动的监测设备,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泄漏处,并修复泄漏点。今年1月,园区还成立了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对8家企业开展试点检测工作。“通过检测,我们找到了企业的主要泄漏点。比如,区内一家企业最高泄漏点为36000ppm,发现泄漏点后,企业第一时间更换了阀门等生产配件,并进行维修,修复率达80%,消除了污染隐患。现在,区内无组织废气排放现象明显减少,群众对废气排放和异味问题的投诉也大幅减少。”郑玉芳说。

 


要保证园区空气清洁,回收利用工业废气是重要途径。图为息烽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开磷集团一氧化碳回收项目员工正在进行操作。 (陈渤水 摄)
 

  水质达标关系重大


  我国化工园区大多邻近江河湖海,因此,污水处理关系重大。国内园区污水处理情况如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工业园区的出水指标还是按已废止的国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8978-1996)的要求处理,有的则按化学需氧量(COD)最高排放浓度100mg/L的要求处理,但均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的要求。


  据了解,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要达到一级A标准,COD最高排放浓度为50mg/L;要达到一级B标准,最高排放浓度为60mg/L。


  针对不断出现的环保问题,政策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以浙江为例,该省环保厅于2012年7月发文,要求全省各地抓紧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作。其中,太湖和钱塘江流域要求确保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其他流域要达到一级B标准。


  记者了解到,化工园区废水多实行集中处理,很多可生化的有机物在企业的废水处理厂就已经被去除,污水到了园区处理厂时,往往成了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园区的污水处理难度就变大了。“普通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是通过两级处理,一般是沉淀和生化处理,但化工园区的废水必须通过三级处理,要增加膜或臭氧等处理方法。”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柏明说。


  针对园区污水的深度处理,谢柏明提出了大、中、小三循环的方案。


  首先是化工园区污水深度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就可以回到自然界的水环境,进而形成水资源的大循环利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两种工艺。对相对容易处理的污水,可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难处理的污水,可采用MAOC集成工艺,先以膜混凝反应器处理,再用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可大幅降低COD排放量。


  其次是化工园区建立再生水厂,实现废水的高端回用,在园区内形成一个中循环。可采用前处理加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再生水厂可为园区建立第三水源,供水水质稳定、优于工业自来水,且供水成本低。这是园区内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最好体现。


  再次是园区内企业污水的深度处理,形成企业自身废水利用的小循环,通过双膜法废水回用工艺就可实现。


  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园区十分注重废水处理工作。比如,大亚湾石化区建设了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和排海系统。园区拥有中海壳牌污水处理厂、中海惠炼污水处理厂,还建设了园区公用工程污水处理厂。为保护大亚湾海域的渔业保护区,园区修建了长达22千米的废水排海管道,区内所有废水均通过这个管道排入海洋。当地政府要求污水排放COD最高值不高于100mg/L,但该园区目前做到了不高于60mg/L。


  纪红兵介绍说,2009年大亚湾石化区开始推广在线监测管控体系,目前已在企业排污口、污水处理厂和排海泵站均设立了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三级在线监测管控,有效防止企业超标排放或偷排。

 
  “为了对渔业保护区形成更好的防护,我们还计划再修建一条长达38千米的排海管道。此外,我们还投资5000多万元,将石化区市政给水管网建成环形,使供水保障率大大提高;投资1.69亿元完善事故应急池建设,一旦出现事故,要将事故水截流在石化区内,减少次生灾害。”纪红兵说。


  由于毗邻长江,身处江苏腹地,南京化学工业区对污水治理也格外重视。该园区提出,到2015年实现化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企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园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五类及以上水体标准。据该园区常务副主任王霞介绍,目前园区已建成并投用一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立了企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机制。区内所有企业排放的污水,均须经过预处理达到接管要求后送入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到100%。下一步,园区将在产业区内全面推行企业雨、污排口在线监测,加快现有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严格入江排污口的治理和监督,确保达标排放。
 

  资金制度成为关键


  从业内人士所介绍的情况来,无论是针对大气治理还是污水处理,在技术层面上都能达标,国内也有一些先进园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该如何让更多的园区实现空气清新、水质清澈?业内人士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对于大气污染治理,谢涛认为目前最大的难度在于资金和制度。以大气污染在线监控系统为例,其投资较大,很多园区无法承受。“一个用于识别废气是否跨出厂界的法国进口红外线监测设备,需要三四百万元。而目前国内有的园区上一整套普通监测系统,也才200万元。要实现技术升级,投资成本太高。” 谢涛说。


  制度方面的保障也还不健全。谢涛举例说,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需要企业上报一些数据,但目前没有政策硬性规定企业必须申报,所以,企业不申报园区也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对园区风险源的有效评估。


  在污水处理方面,运营费用也成为了难题。“在污水处理领域,现在好的技术太多了。因此,想要搞好污水处理,是不愁技术的,关键还是费用。比如,园区要增加三级处理措施,势必增加运营费用。如果处理1吨水的成本增加1元钱,一天处理5万吨园区污水,一天的运营费用就增加5万元,一个月就是150万元。新增投资费用由谁来出?”谢柏明说。


  随后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他告诉记者,废水处理运营费用都是一开始就和企业谈好的。如果提高污水处理等级,新增的投资费用势必要企业出钱。需要达到的标准越高,也就意味着投资越高,这一问题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


  除了利益问题,意识问题也同样重要。“我觉得如果真要做,不会做不好。但现在很多地方是雷声大雨点小,嘴上重视,没有实际行动。因此,我觉得要搞好园区环保工作,关键还是要重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提高园区的环保意识,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据该委员会秘书长杨挺介绍,针对全国化工园区的发展情况,园区委探索并建立了一套针对化工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体系,他们综合评价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安全与公众认知等五大方面,评选出了2013年化工园区20强。“这些园区在环保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了国内化工园区的先进水平,对新建园区能起到示范作用。”杨挺说。记者看到,宁波石化区、大亚湾石化区、南京化工区等在环保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园区,均出现在20强名单中。


  “民众和园区本该关系融洽、互相亲近,但现在却出现了某种对立的局面。要想让公众改变对化工园区的看法,一定要搞好环保工作。试想,如果园区空气清新无味,排出的水清澈干净,那么周边居民还有什么理由担心园区的发展会影响生活?反而,他们会去亲近园区,因为他们能在园区谋得职业,能在园区发展事业。到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才汇聚到园区,园区也会真正充满发展后劲。”谢柏明的愿望,正是业界的期待。

 


园区要安全环保,应防患于未然。图为丰喜工业园区正在进行苯泄漏事故演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