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盛赞中国石油抗震救灾

   2011-05-13 石油石油

114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生产自救、保障供应、支援救灾等工作,引起国内外媒体极大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路透社等国内外各大媒体都积极进行了报道。

保障灾区油气供应的报道

油气是重要的抢险救灾物资,国内主流媒体及地方媒体非常关注中国石油成品油保供的消息,源源不断的各类报道频繁出现在报刊、网络、电视和电台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化工报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新华社称中国石油打响了油品供应“保卫战”。13日新华社、中新社首先播发集团公司紧急向灾区增供10万吨成品油的消息。14和15日,新华社连续发表通稿称,中国石油千方百计保障灾区成品油供应,并详细报道了中国石油启动了成品油应急预案,千方百计调运资源的做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2日连线采访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田景惠,23日上午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又重播了这次电话采访。23日中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现场连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宜林,王总对集团公司积极恢复生产、全力保障成品油供应等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节目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18日连线兰成渝管道总经理姚伟,就集团公司成品油保供进行了电话采访;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8日、19日连续对集团公司增调成品油入川,所有县城恢复油品供应进行报道后,21日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中国石油紧急增调成品油入川,油品库存比震前增加36%的消息。21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连线采访了四川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并在抗震救灾直播节目中以口播和滚动字幕等方式,对重灾区加油站敞开供应、对车辆24小时不间断加油多次进行了报道。

由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做了及时报道,国内外众多媒体也纷纷报道中国石油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油气供应的消息。国内多家媒体普遍对中国石油开设“绿色通道”,对抗震救灾车辆实行24小时加油、敞开供应等进行了详细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21日称,送油就是救命,中国石油兵分九路将“救命油”入川。《东方早报》报道称中国石油正开足马力炼油,以保障灾区油品供应。《大公报》20日在《中央企业迅速行动支援抗震救灾》系列报道中,对中国石油开通“绿色通道”力保救灾用油进行了报道。路透社、道琼斯通讯社等海外媒体也大幅报道中国石油千方百计确保灾区油品供应。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都陆续转载反映集团公司保障成品油供应的稿件,详细介绍中国石油在不断的余震和滑坡中保证了加油站的安全、重庆气矿移峰填谷保四川供气、南充炼厂向灾区供油源源不断、加油站开通绿色通道、送油到救灾现场等做法。

地方媒体特别是受灾地区的地方媒体,也对中国石油开展生产自救、保障抗震救灾供油进行大量报道和普遍赞誉。如14日四川日报报道中国石油紧急调运8-10万吨成品油,优先保障抗震救灾;15日兰州日报报道中国石油甘肃公司增调10辆运油车以缓解灾区汽柴油紧缺状况。

中国石油保障抗震救灾油品供应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好评。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在中央电视台2套访谈节目中对石油石化全力保障成品油供应给予了肯定。

抢险救灾方面的报道

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自13日开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较为详细地报道了中国石油在抗震救灾方面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工作。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中国石油百万员工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消息。13日以来,许多媒体都对中国石油紧急组建专职抢险救援队赶赴灾区进行报道。此外中国石油销售系统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抗震救援、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派出机械化救灾作业队到达重灾区实施抢险救灾等消息也有大量报道。

捐赠方面的报道

新华社、中新社13日首先报道了中国石油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的消息,随后国内外许多媒体纷纷转载,许多网站捐赠排榜上都突出了中国石油。多家媒体对中国石油向四川灾区提供18部海事卫星电话、开展第二批捐助、“中国石油百万员工向地震灾区捐助重建百所小学爱心行动”、中国石油企业积极捐赠物资等进行了及时报道。西南油气田为抗震救灾提供急需医用物资、重庆销售公司向灾区紧急捐赠消毒粉、辽河油田干部职工捐款近千万元、大港石油党员在短短两天就自愿交纳了高达450余万元的“特殊党费”、华北油田400顶帐篷支援灾区等消息纷纷见诸媒体。

恢复生产的报道

思想政治工作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媒体报道气井、成品油管道和南充炼厂等设施及时恢复生产消息。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内通讯社以及路透社等国外通讯社及时进行了报道。新华社20日发布快讯称中国石油四川油气田生产接近震前水平,天然气日产量恢复到震前的99%。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网站以及道琼斯通讯社陆续报道了此事。21日,《中国证券报》对此做了更为详细的报道。《经济参考报》20日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中国石油下属企业抢险救灾事迹,对中国石油抢险救灾工作予以肯定,并指出作为我国能源资源界大型企业,中国石油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第一时间参与到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日报道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力保灾区天然气供应,经济日报21日发表了《中国石油全力恢复灾区油气供应》文章,香港经济日报21日发表了《中国石油川气产量已恢复正常》文章。《经济观察报》15日报道,地震发生仅4个小时后,兰成渝成都站渗油的过滤器便迅速得到了修复;西南气田受灾产能15日已恢复1/3,停运的76部钻机也有60部正在恢复。

企业受损情况的报道

媒体特别是海外媒体十分关注地震给中国石油当地油气田企业、炼厂、油气输送管线所造成的损失。路透社12日报道,大地震未对中国主要炼厂造成毁坏;次日连续发布多条消息称,中国石油已采取紧急措施保安全,石油主要输油管道因地震而停止输油。14日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石油关闭震区油井,暂停当地油气输送;西南油气田公司部分气井停产。13-14日,我们及时发布生产受损信息引导舆论,大多媒体纷纷报道称,地震未对中国石油造成本质性的影响,震区企业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从近期媒体对中国石油的报道可以看出,媒体和社会舆论普遍都对集团公司的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如《中国能源企业抗震救灾实录》、《四川强震,中国石油应对有序》等长篇报道,详细介绍中国石油沉着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应急指挥部,积极疏散人员,启动应急预案,发放救援物资,全力保持生产,团结一心抗震救灾,显示出中国石油在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特别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稳定油气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