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然气出口口子再开 中国民企抢滩进口资质

   2013-05-21 中华石化网21世纪经济报道

455

中华石化网讯 5月18日外电报道称,17日美国能源部批准康菲石油主导的弗里波特(Freeport)LNG项目,它可以向未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即非FTA国家)出口LNG。

这是近两年来此类申请首度获批,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奥巴马预计将批准弗里波特向全球范围销售天然气。

“美国气价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天然气进口国潜在的目标资源。由于美国政府限制,自2009年以来鲜见其出口,因此一旦奥巴马松口,将引起各国的资源争夺。”,20日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

据了解,为了挤入中国能源市场,很多民企都在谋划如何把握美国页岩气出口的机遇。“很多民企都在长江出海口两侧布局LNG接收站项目,有两家已经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而且它们也正在和外国资源方洽谈资源进口的相关事宜。”有知情人透露。

他认为,相比国企,民企在美国资源进口上拥有巨大的优势,也更容易获得美国方面的认可,“预计2020年前后这两家就能成为真正的LNG进口商”。

息旺能源数据显示,美国Henry Hub5月天然气均价仅为4.0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日本7月天然气主力合约价格却已达14.3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中国海关数据显示,3月从也门抵达江苏如东的LNG,其价格更高达19.7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已经拥有了近5倍的价差。

奥巴马再次松口

美国能源部批准康菲石油及其他私人资本提交的弗里波特LNG项目计划案中规定,该项目投产后可以向非FTA国家出口LNG,最高限度为每天14亿立方英尺(近4000万立方米)。

这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第二个LNG出口项目,此前仅批准了墨西哥湾沿岸建设的萨宾帕斯(Sabine Pass)LNG出口项目。

自页岩气革命后,美国迅速飙升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天然气生产大国。2009年该国甚至以62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向没有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出口天然气必须征得能源部的批准,包括欧洲和亚洲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因此自2009年起,世界各主要天然气进口国和很多页岩气生产商都呼吁美国议会放松页岩气的出口。

但是在美国化工业和其他利益团体的院外游说集团阻拦下,天然气出口的法案始终未能在议会获得通过。“化工业期望能以天然气为原料,提振美国化工业产能;而环保人士更希望天然气能替代煤炭成为该国燃煤电厂的燃料。”上述知情人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页岩气的产出,美国天然气市场开始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一路走低,最低更跌破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至今仍在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下徘徊。

于是,美国天然气价格也成为世界天然气市场上的孤岛,包括一些大型油企在内的很多投资者开始关井、撤资,以逃离这个不断亏损的新兴行业。

2011年5月,奥巴马批准了首个LNG出口项目萨宾帕斯LNG建设案。

“它出口限度为22亿立方英尺/天(超过6200万立方米),较弗里波特大一些,是首个面向全球市场的LNG出口项目。”上述知情者介绍说。

自获准建设以来,日本三井公司、三菱公司、日本邮船公司以及法国的苏伊士集团等均已签署了LNG采购合同,并承诺提供建设融资来换取占比49.8%的股权。该项目的开发商预计日本和法国的财团合计将出资60亿-70亿美元。

弗里波特项目是第二个,它位于德克萨斯州昆塔纳岛。随着项目启动,日本、韩国等天然气进口商均已明确表示,愿采购其资源,并期望能够进行项目投资。

中国民企摩拳擦掌

面对美国页岩气出口浪潮,很多中国民企都希望抓住这个机遇,并借此挤入高度垄断的中国能源市场。

据了解,目前很多民企都是国内国外两手抓,既要与美国有关出口商洽谈LNG贸易,同时抓紧包括LNG接收站项目所需的岸线、批文等软硬件的落实,以便贸易合同签署后,能够迅速在中国天然气市场上占据份额。

“目前,有两家民企已经在江苏和浙江跑马圈地,准备启动自己的LNG进口接收站项目,而且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上述知情人透露。

据了解,目前只要项目投资方拥有每年100万吨LNG合同,国家发改委就会向投资方发放“路条”,同意它启的LNG接收站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不再对资金、资源、资质等有很高的要求了。

“两家公司都已和美国相关企业展开过多轮天然气贸易谈判,其中一家已经获得了突破,另一家正在和某知名跨国油企谈判。”相关地方政府官员证实道。

他指出,这两家民企都是已在国内能源市场上打拼多年的知名企业。

然而碍于上游资源瓶颈,它们或偏居一隅,无力在全国拓展业务;或只能在下游市场上拓展,无法提高自己的公司价值。

随着美国资源的落实,它们都将成为高速增长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上的大鳄。

“价格肯定不像美国本土那么便宜,但肯定不会与国际油价挂钩,因此也会比中海油等进口的高价卡塔尔天然气要便宜很多。”上述知情者称。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