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期货完善化工产业链

   2013-06-09 中华石化网国际商报

47

中华石化网讯 PP(聚丙烯)这一物质,是在“双酚A”全面被禁后,迅速为大家所熟知的,奶瓶、矿泉水瓶、塑料水杯、保鲜膜等,在双酚A退出历史舞台后,纷纷转而采用安全而又价格相对低廉的PP为原料。此次PP期货的上市,将对整个产业链以及居民生活,产生可观的影响。

参与企业多元化

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研投中心总经理石浙明表示,我国PP产能持续扩大,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供应压力继续增大,进口的依存度稳步下降。同时,PP上游原料呈现多元化,生产企业稳步增加,地方性企业、煤化工等相关的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纷纷参与市场,调节灵活和成本低廉的民营企业与煤化工等企业将对我国石化行业形成冲击。

石浙明介绍,我国PP供给主体逐年增加,近两年主要呈现以下几点:一是PP国产供应与进口供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近两年国产供应增幅更大,使得中国PP自给率大幅提高,进口依存度逐年下滑;二是中国PP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PP生产企业纷纷提高直销比例,目前,整体来说PP直销率高于聚乙烯(PE);三是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PP贸易商代理优势减弱,中间商代理话语权显著降低,部分规模型下游企业也表示短期内观望,不再增加直销货物比例;四是PP的粒料和粉料替代较为灵活,比如在粒料与粉料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粒料的需求会迅速释放,挤占粉料的市场份额。“我国PP消费量每年增长10%,PP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均聚和共聚。其中均聚占69%,共聚占27%左右,其他的占4%。”石浙明说,均聚产品中,拉丝级和BOPP的比重最大,占整体PP供应的40%~50%;在共聚产品当中,共聚注塑最大。PP下游行业主要有三个,一是BOPP(双向提伸聚丙希薄膜)行业,一般使用拉丝和BOPP专用料;二是塑编行业,使用均聚拉丝,这也是大商所PP期货的交割标的物;三是注塑行业。在众多的下游行业中,BOPP工厂的影响力最大,因为它对PP原材料的消耗大而且行业集中度高。

石浙明称,PP库存方面,上游库存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厂,两大石化的库存及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PP市场价格。社会库存方面,40家典型仓库的PP库存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前PP库存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2012年年底开始大幅增加,直到2013年4月才开始下降。而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总体保持低位。

对于PP期货品种的上市,石浙明认为,与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相比,参与PP期货的企业背景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间商参与以外,上游的生产企业,下游话语权较大的BOPP工厂,都会积极参与。预计PP市场活跃度将随着PP期货品种的上市而提高。PP期货也将完善现有的化工期货品种体系。

PP市场体系得到完善

吕春江表示,聚丙烯期货上市之后将在几个方面对市场产生影响。首先,PP期货上市将完善PP市场体系。上市之前,PP交易方式主要是现货加电子仓单,现在现货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主要采用已经上市的线性期货,或者电子仓单。PP期货推出后,将与现货市场、现货中远期市场共同形成多层级的PP市场体系,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

其次,PP期货上市将改变PP现货定价模式。目前从国内PP市场价格来看,完全市场化的一个价格,期货上市后慢慢向期货价格+基差,这是一个趋势,期货在现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大,PP期货上市有利于我国争夺PP国际定价权。随着我们中国市场影响不断扩大,这对于我们争夺聚丙烯的国际定价权很有帮助。

第三,聚丙烯期货上市将丰富行业企业经营手段,主要是风险管理,投资与投机,以及资金管理。

最后,期货套利和价差套利交易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将会产生更多的跨品种套利机会,尤其是LLDPE与PP的套利组合,将改变整个聚丙烯产业格局,建议企业密切关注LLDPE和PP的套利机会。

石化业期待更多品种上市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赵俊贵表示,伴随我国石化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石化产品交易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流通形式和现代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发展影响着行业内的每一个参与主体。当前石化期货品种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LLDPE等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期货品种上市以来,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

2012年,国内期货市场上市的四个石化期货品种单边成交量分别为0.91万手、1.21亿手、0.72亿手和0.07亿手,在引导生产、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能够熟练使用期货市场工具管理风险、辅助经营,有2000多家企业开展LLDPE期货交易,近千家企业开展聚氯乙烯期货交易。赵俊贵希望,伴随PP期货上市,化工品种的不断发展完善,能够有更多化工期货品种上市,更多的化工企业认识和了解期货市场,科学地运用期货工具,使期货市场功能得到真正有效发挥,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