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页岩气也许不是中国的最佳选择。有很多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比页岩气更低。”6月13日,美国能源安全委员会高级顾问盖尔·拉夫特(GalLuft)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问题的关键在于能源的多样化。相比页岩气,煤层气和甲醇生物质能,以及从邻国进口的传统天然气,或许更适合作为中国的石油替代能源。
他还语出惊人,认为中国能源的未来在于核能。和许多人的想法相反,他认为核能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未来五年内,中国将新建十座核电站。”拉夫特说。
拉夫特指出,尽管页岩气开发领域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没有解决,但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天然气将极大地振兴美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行业,“掀起一场美国的工业热潮”。
“美国可能会进行一定数量的天然气贸易,但规模不会很大。对美国来说,把天然气留给国内更有道理。”拉夫特说。他还指出,美国如果对亚洲进行天然气贸易,首先考虑的对象是有自由贸易协定的韩国、新加坡,其次是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日本。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对美国吸引力不大。
盖尔·拉夫特现任能源安全研究的智囊机构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的联席主任,并担任美国能源安全委员会的顾问。该委员会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咨询小组,由前内阁部长和商界领袖组成。
页岩气开发尚有许多谜团未解
《21世纪》:您认为美国的页岩气开发热潮是否将持续?未来这一领域的回报是否会上升?
拉夫特:坦白说我也不知道答案。几个月前,我在一个午餐会碰到了当年率先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的乔治·米歇尔,今年他已经94高寿了。他告诉我,35年前他发明这项技术时,一开始无人问津。似乎一夜之间,它就突飞猛进,遍地开花。然而,这个行业今天仍然有许多未知的问题,信息和数据之间仍然存在需要填补的差距。比如,我们尚未弄清页岩气开发过程将溢出多少甲烷。甲烷的温室气体效应大概是二氧化碳的17倍。但我们知道的是,如果溢出甲烷的比例超过2%,页岩气开采过程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比煤更严重。但究竟溢出了2.5%、3%还是10%,我们目前都不清楚。所以,很多页岩气开发的基本问题我们是没有弄明白的。
另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每个国家的页岩情况都不相同。比如美国大部分页岩是马塞勒斯页岩(Marcellus)——宾夕法尼亚州大部分都是这种,压裂技术在这一类型的页岩中效果良好。当人们又把这个技术拿到波兰用,结果完全不行。
如果你拿到中国,结果可能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岩石的地质条件不一样。因此,要意识到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无知。再比如压裂技术。
美国这几年突然发生了很多奇怪的地震,它们都发生在以往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方,很多人就怀疑这和水力压裂有关?但谁知道呢?我们仍然在学习曲线上,解决这些问题,来日方长。
中国何必从美国进口页岩气
《21世纪》:美国与亚洲天然气价差如此之大,美国是否有考虑出口天然气到亚洲?
拉夫特:美国会出口一些天然气,但我不认为美国会成为一个液态天然气帝国。但如果出口的话,首先会是韩国和新加坡,因为它们和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有可能还会出口给日本,因为日本的天然气价格很诱人。但我对日本会非常谨慎,因为一旦他们重启核电站,很快就会丧失这片市场。
因此美国可能会进行一定数量的天然气贸易,但规模不会很大。原因之一是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页岩气热潮是否真实,不知道它能维持多久。第二,对美国来说,把天然气留给国内更有道理。利用天然气的低廉价格,建立起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化学品、化肥、甲醇工厂的工业生产线。现在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建设的甲醇厂就有5到6个。加拿大甲醇生产商梅赛尼斯公司(Methanex Corp。)已经把两个厂从智利搬到路易斯安那州了。
廉价的天然气正在掀起一场美国的工业新热潮。曾经为高成本发愁的公司已经能够扩大规模,并且变得有竞争力起来。另外别忘了美元目前非常疲软,这对出口产生了刺激效应。美国也因此有潜力成为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化学产品、化肥等的主要出口国。这对美国来说,比单纯出口天然气或甲烷更有意义得多。因为这样是站在天然气生产价值链的上游,你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也能赚到更多的钱。因为你卖的是商品,而非原料。
《21世纪》: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很快,那么,您预计,美国是否会考虑向中国出口页岩气?
拉夫特:我不这么认为。原因并非和意识形态有关。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肯定优先考虑,像和韩国,和新加坡。再其次就是和日本。因为日本的天然气价格最高。我不认为中国相比之下有同样的吸引力。日本天然气价格大概是19-20美元/MMBTU(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中国差不多17美元/MMBTU左右。当然,不是说一点都不会出口到中国,但至少不会很多。再者说,中国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卡塔尔,或者像是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进口气源,何必要从美国进口。
《21世纪》:中国与美国在地质条件、土地政策、能源市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您对中国发展页岩气的前景是否乐观?
拉夫特:我很难预测中国页岩气的未来,因为这首先取决于中国的地质条件。你们必须找出中国地质构造的特性。我估计会和美国有很大不同。但我认为,页岩气也许不是中国的最佳选择。原因就是,有很多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比页岩气更低。其中之一便是煤层气,也就是煤矿中产出的天然气,因为煤埋藏得很深,开采的时候也能同时汲取出许多天然气。其次,中国正在逐渐推动其邻国出口天然气给它,比如巴基斯坦、俄罗斯、缅甸等。在附近就有很多传统天然气的选择。价格甚至比页岩气更低。所以不一定有必要“超前”地开采页岩气。
另外我想说的是——你们尽管攻击我——中国能源的未来在于核能。这对中国来说实际上是明智之举。原因有很多。其一,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都很少,也许和天然气差不多。其二,核能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安全的能源。虽然这和许多人的想法相反。我们之前做过各种能源事故死亡率的
调查,核能的安全性在其中数一数二。我们没有因为核事故造成任何一起死亡事故,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呼吸道疾病、癌症等死去,这些病都与煤造成的污染有关。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了解,在中国,1979年17.5万人在一夜之间因为一座水电站的大坝溃堤而死。
多样化是能源安全的题中之义
《21世纪经》:随着技术的发展,“能源安全”的内涵是否也在不断变化?
拉夫特:对石油能源而言,价格和不稳定性向来是也可能一直都将是个重大问题。在发电能源方面,自然灾害的增多和电网的不稳定性——电网的建设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这些都带来新的挑战。另外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了互联网的因素,它赋予了能源安全全新的意涵。现在有很多黑客攻击指向发电设施。这种攻击每天都在发生。比如几个月前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Aramco)就遭到了恶意软件的袭击,3万台电脑瘫痪。现在你可以通过网络攻击破坏电网,让整个城市都断电。爱沙尼亚几年前就曾经遭遇过因为网络袭击而全国停电的情况。因此,面对互联网袭击这一全新挑战,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寻找应对之策。
《21世纪》:近年来,中国进口需求逐年增长。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1/3,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净进口国。中国一次能源全面进口使得中国能源安全风险加大。您对中国加强能源安全有何建议?
拉夫特:首先,中国需要实现能源的多样化,推广更多的天然气和核能减少对煤的依赖性。原因很简单——用煤就是在慢性自杀。中国污染程度太高了,而它现在还刚开始发展。我无法想象如果中国仍然依靠煤来发展经济,会发生什么。
第二,在交通方面中国应该继续发展甲醇燃料,生产更多甲醇燃料汽车,为世界树立榜样。
另一个中国目前适宜发展的是智能电网。中国有能力建设21世纪的智能电网,这既需要投资也需要技术。但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绝对是明智之选,未来它将收到巨大的回报。我对中国非常乐观,这个国家非常讲实用主义的国家,它不纠缠于意识形态之争,什么方法管用它就用什么。我相信,十年之后,我们关于核能的讨论会非常不同。我相信,未来五年内,中国至少会新建10座核电站。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