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专家黄开炳

   2013-07-02 中华石化网特约记者 钱双庆

68

这两个月,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乙烯联合车间高级技师黄开炳比较忙。计划今年8月底投产的兰州石化公司重点工程——乙烯废碱液处理装置已进入紧张的现场施工阶段。黄开炳参与了工艺包和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

黄开炳是今年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遇到压缩机的问题找黄开炳准没错。”在石化厂,压缩机专家黄开炳的工作能力让人信服。

2012年11月8日5点4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黄开炳叫醒。岗位人员在电话中反映:“丙烯制冷压缩机调速器故障,造成3个防喘振阀全开,直接导致乙烯制冷压缩机超压停车。”他在电话里进行简单安排后,立即赶往车间进行处理,生产及时恢复。

2004年4月,兰州石化四项重点工程之一——24万吨乙烯装置改造项目实施后,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一些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乙烯制冷压缩机三段出口超压,频繁出现放火炬现象,造成能物耗上升,导致装置被迫降负荷,裂解气量只能维持在每小时70到73吨,成为装置高负荷运行的瓶颈。

当时,负责装置压缩系统的黄开炳感到压力很大。他连续十几天守在装置现场,吃不香、睡不着,甚至顾不上刮胡子,脑子里想的全是装置。同在一个车间工作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时叮嘱丈夫注意身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开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乙烯压缩机三段出口超压的原因终于查出来了:由于扩容改造的设计原因,没有彻底解决个别管线、设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引起裂解气热量后移,造成丙烯和乙烯制冷压缩机运行负荷高。黄开炳向车间建议,根据装置实际情况,在乙烯、丙烯两台制冷压缩机出口增加水换热器和丙烯换热器。

建议被采纳后,两台制冷压缩机运行负荷明显降低,在裂解气量保持在每小时75吨的设计值时,制冷压缩机仍能够平稳运行,没有出现超压放火炬的情况,其动力透平所消耗的蒸汽量每小时减少2吨左右。据测算,改造的效果相当于增加经济效益3225万元。

作为中国石油的技能专家,黄开炳在近10年时间里获得技术成果20余项,编写《蒸汽透平结垢的清除》等4篇对国内乙烯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并在同行业得到推广。

如今,压缩机专家黄开炳名声在外。2012年5月25日,黄开炳受邀参加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湖北500万立方米/天LNG工厂国产化示范工程HAZOP分析审查会”。今年3月20日,他再次受邀对工程操作指南、投产试运行方案以及DCS图纸进行评审。其中,他对开车前工艺准备、开车程序的建议得到主办方的肯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