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过去几十年,全世界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增加天然气的使用,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然而,在联合国190个国家和地区里面,中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却是最低的,只有5%多一点。如此不合理的能源结构,造成了很多尴尬局面,北京的雾霾就是典型案例。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调整价格体系是一方面,转变能源消费观念更为重要。21世纪是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发展天然气是中国的能源转型当下最现实的选择。
眼下,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就是既要增加能源供给,又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看似是一对矛盾,恰恰通过增加天然气的消费量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天然气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燃烧热值高、污染物排放少等特点。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是政府制定的,有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有传统观念惯性的问题。不论是企业赔钱或是消费者承受不起,最终结果都是发展不可持续,天然气事业就发展不起来。过去几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进口和消费增长很快,增长速度均超过两位数,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已接近30%。由于价格“倒挂”和“保供”的双重挤压,三桶油进口的气越多赔的就越多,虽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家企业可以通过“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方式,把三桶油在天然气上的亏损补上。但是,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这种非市场化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发展天然气,要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兼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讨论天然气问题,更关注供给问题,现在看来消费问题才是源头。目前阶段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居民消费,因为我国居民消费占了差不多总消费量的一半。从全球的数据上看,最终天然气在整个家庭消费中占比也就是20%左右,发电、工业使用才是天然气应用的大头。另一个天然气应用发展的方向是交通运输,对汽柴油的替代。中国也必然会沿着这个方向走,天然气价格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加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在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内。现在我们体制机制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承受,再加上我们天然气消费的比例还很低,我赞成政府下决心选择小步走的方式提高天然气价格。小步走最大的牺牲者就是三桶油,他们是央企,应该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一点贡献甚至是牺牲,但时间不能太长,要“小步快走”,价格市场化的时间不能拖的太长,否则供给方就会被挤垮了。
作为一个能源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已经开始了的由高碳的煤炭石油向以天然气为桥梁的低碳多元化能源转型是人类的主动选择,绝不是在煤炭石油短缺情况下的被动选择。就像前两次能源转型一样,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人类发现了新的、更好、更有效的能源利用形式。就像有句名言讲的:石器时代终结了,不等于没有石头。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几个时代同时跨越的阶段。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讲,我们用三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年、两百年走过的道路。但是同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界一个最基本的定律,叫做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们那么快跨越了人家那么多年积累的过程,我们废弃下的东西,我们排放出来的东西,也会赶上人家两三百年废弃排放积累下来的东西。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采用更高效的方法,产生更少的排放。就目前来看,有了天然气的选择,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能源转型。这其中,理顺天然气价格是最核心的环节,只有如此,才能兼顾到企业的生产、居民的消费、环境的保护与人民的健康。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