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的安全大问题

   2013-07-17 中华石化网第一财经日报

63

中华石化网讯 7月10日浙江临海一个化工企业仓库发生了浓硝酸泄漏事故,泄漏的3吨浓硝酸导致周边蒙上了一层黄色“烟雾”。

就在当天,湖北随州一生物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2死7伤。

“上个月的那次事故,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的爆炸声音很大,伴随而来的就是很大一团黑烟。”一名在华谊丙烯酸厂附近居民区——中冶尚城的刘姓保安回忆道。

6月23日,上海华谊丙烯酸公司(下称“华谊丙烯酸厂”)丙二车间在开车过程中反应器发生爆燃。

多起事故的出现,也让化工企业所带来的环境与人身安全压力凸显。在国内化工生产技术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时刻,化工企业的安全措施、管理能力及化工园区的布局等,仍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减少事故在于人

“其实,任何企业都不希望发生事故。一方面,企业的内部考核愈加严格,一旦有事故,对直接管理者的薪酬及升级都有负面影响,同时企业也不愿意因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一位中石化的中层人士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安全事故的减少,有赖于化工厂内部人员及相关利益方,对于化工安全的认知及培训。与化工装置最近距离接触的即为工厂职员和相关操作人员。他们的操作知识、岗位能力、对化工污染及产品泄漏的直接判断最为关键。

就在前不久,浙江宁波一家化工厂的员工在操作时因一个阀门腐蚀弹开,不小心引发了硫化氢泄漏,致使该员工中毒死亡。

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与环境事务总监丁晓阳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内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也要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而受教育者,还要经过考试并合格,方可上岗操作。与此同时,一些资深员工需带同岗位的新员工上岗并辅导,这都是很有价值的做法。

而另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内部管理层也表示,相关利益方如第三方的运输队、公司的设备供应商及化工药剂的生产商等等,也都要经过相应的严格培训才能接单或者上岗,因为有些操作实际上是第三方在完成,要防止他们出现闪失。

2010年7月16日的一起事故恰恰就印证了上述管理层的判断。当时,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而且部分泄漏的原油也流入了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同意使用了某企业生产的“脱硫化氢剂”,而有人则违规在输油管道上进行加注作业,造成“脱硫化氢剂”在输油管道内的局部富集,引发强氧化反应,最终发生爆炸及大火。如果当时的操作由中石油内部员工来完成,或者有人监督到该操作,甚至作业第三方具有完备的行业知识,可能也就避免了事故。

特殊化学品企业——科莱恩公司全球CEO郭海力称,一家公司的“企业责任”也包括对雇员和地方社区的负责,企业管理者需不断向员工传授新知识与技术,协助他们生产高品质及安全的化学品,这也是履行“企业责任”的一部分。

对人员全面的安全培训是一方面,而化工厂的管理是否到位,也是阻止各类事故发生而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加坡化工园——裕廊岛上,记者看到了门口的士兵。想要踏入岛内,除登记并出示证件外,不允许携带手机、相机,更不能随意走动和吸烟。

这种全副武装的安全措施,在一些岛内的化工企业人员眼中都感觉“过于严格”了。但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相关人士则回应道,这不仅能保护投资者的资产,而且也是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

华谊集团的一位高层就表示,现在华谊集团的员工在环保管理上也有很严格的程序:有人会每天记录工厂内的废气、废物、废水,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一旦发生问题,也会马上联系到责任人了解。

华谊上述高层也称,除了安全环保及对周边环境的考量之外,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及责任人都不愿意看到事故的发生,因为一旦有问题,职员的当年业绩考核、提拔都会备受牵连,所以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来有效地减少事故,也是极为必要的。

记者还从国内一家大型化工公司的作业长那里了解到,他们曾在去年发生过一个小型事故,并无死伤,但设备严重损毁,而该公司所在的班组约60人,当年的近150万奖金全部取消。

化工企业应进入化工区

除了人员培训及各类管理之外,化工企业所在基地的规划及管理也无法忽略,这是事故减少的根本保证。

目前国内的化工区分为几个类型:一些老的化工企业在一些地处偏僻的区域,自行设立化工基地并运营;另一类则是由地方政府或者机构进行统一的土地规划,并在此区域内,引入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如上海化工区、张家港化工园及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的一批化工区都是第一种情况,这些化工企业的共识是:相比市中心人口密集地带,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及人体影响的程度会较少一些。但是,随着国内城镇化的改造、更多居住区向外迁移等原因,这类化工基地对周边环境及居民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居民区的规划,不是我们企业说了算的,这是当地政府及房地产开发商的意图。但我们更多的工作在于与居民小区、街道政府等多做安全知识的普及与沟通。”华谊集团前述高层表示。

更多的化工企业,目前倾向于选址在化工区。丁晓阳说,这从安全管理上看,也更有保障。比如物料会通过管道密闭运输,而不经过居民区,避免了长途运输和装卸的众多风险,容易操作和控制;危险区域也可成片实施封闭式管理,通过集中管理有效分隔风险、提高安全保障度。同时,化工区可集中更专业的维修维护队伍,配置先进、齐全的环保、安全设施,为工厂可持续运行保驾护航。

华谊集团的上述高层表示,该企业的部分子公司并未进入到近年来新建的化工区,依然在老厂址作业。一般而言,他们都会在每个基地配备3~4辆消防车、除管理人员外还会对一辆消防车安排6~8个消防员,同时配备消防水、泡沫水及应急棒等设施。但如果是在大型化工区,规模效应就会显现,十多家公司共同拥有较大型的消防设施。若发生事故,或许会有更强大的管理系统启动,实施快速的应急反应。

而且,一些专业的化工区,不仅会在化工企业提出申请时就严格要求他们减少废料及化学品的排放、监控其在环保设施上的投入是否足够,也会通过第三方的督促及监测,来观察各大公司的“三废”装置及处理情况,也有利于化工安全事故的降低。

如新加坡裕廊岛内,有专业的环保人员会定期监测空气质量、附近海域水质,并对路上黑烟做监控。若出现安全隐患,会第一时间通知企业、提出相应方案并让其修正。

“当然,化工厂的集中布局,也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地理密度的增加,挑战包括工厂间的互相影响,安全管理要求要超过个体工厂。”丁晓阳说,“因此需要区域内各工厂、机构日常运行密切沟通,应急反应时有效联动。”

不过前述华谊集团人士也强调,从大趋势看,未来国内化工厂若要新建或需迁址的话,都会进入先进化工区,方便统一的安全管理,而且也能更加节能降耗。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