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杨建龙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期货市场,但在目前外汇金融体制和能源管理体制仍存障碍的条件下,国内可考虑建立离岸交易石油期货市场作为过渡性的市场。
在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的“能源国际研讨会”上,杨建龙表示,前期在高能耗、高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压力很大,国内正在积极寻找和建立各种各样的保障安全的体制、途径和方法。在整个体系建设中,参与期货市场,或者通过期货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建立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一个保证国内能源安全的长效机制,它使一国的供求与全球市场之间保持紧密、有效和互动的联系,这与“广储粮”式的静态储备有所不同。
“但中国也不是仅仅靠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就能解决问题。”杨建龙说,国外发达的石油期货市场已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市场利益也已固化,即使中国参与的交易量大,也只能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企业参与风险很大。中国只有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才能更加体现出自身的战略利益。
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成功运行了多个期货品种,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国具备建立有效石油期货市场的组织条件。“但目前在外汇金融体制和能源管理体制上仍存在一些障碍,在境内建立单一以人民币标价的石油期货市场不方便国际机构的顺畅进入,难以与国际市场保持高效紧密的联系。”
为此,杨建龙提出,中国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以美元或者欧元标价的离岸交易石油期货市场,以绕开国内在外汇金融体制和能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在未来条件合适时再建立以人民币为标价的境内石油期货市场。
杨建龙在描绘这个市场的蓝图和路径时表示,在建立离岸交易石油期货市场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本土以人民币标价的成品油期货市场,使两个市场并存,方便国内企业同时参与,为企业回避风险提供更大的便利。他说,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长期目标是要争取获得亚太地区石油中心的地位,短期目标则是搭建以石油期货市场为核心的现代石油市场交易体系。
他同时表示,确定我国推出石油期货市场的时机应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并结合市场筹备情况和条件的成熟程度而进行综合决定。“目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石油企业也面临着价格管制,政府面对着高涨的CPI压力,所以目前并不适合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杨建龙认为,当国内CPI趋于平稳、国际油价有所回落并便于政府理顺价格机制后,推出石油期货便会水到渠成。初步判断,2008年年底或者2009年年初是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合适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