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研究院将推出农用复合肥生产新方法

   2011-05-13 石化石化

238

  生产复合肥料,大多是先用水将氮、磷、钾三种“营养”粘结,团聚成颗粒,再加热烘干,这样既耗能又会产生污染。日前从上海化工研究院获悉,该院化肥研究所所长朱东明巧妙利用一种本身就含氮磷的“营养胶水”,代替水把原料直接制成了颗粒肥料,不仅省却了烘干步骤,质量指标还优于国家标准,该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将于一年后上市。
  作为专门配制的“营养餐”,复合肥必须符合农作物的“胃口”。肥料如以粉末形式播撒,不仅会被作物叶面“截留”,风吹雨淋还会流失;以溶液形式施肥,则运输量大,浪费人力,不符合大规模机械化施肥要求。因此国家规定,复合肥需呈固态粒状,直径可达1毫米至4.75毫米,且粒状物含量应在90%以上。另一方面,复合肥如含水过多,受压容易结块,故含水量也不得超过2%。目前,国内约四分之三的厂商采用“团粒法”生产粒状复合肥,但该法利用水或水蒸气粘结原料并团聚造粒,需购买昂贵而耗能的干燥和除尘设备,还得处理因干燥产生的含氮磷钾肥料粉尘的大量尾气。
  为解决这一难题,朱东明带领课题组历经3年多,配制出一种含水极少的“营养胶水”,它不但能“粘”住大多数原料,而且本身就是作物所需的营养。这种被命名为“无需干燥制备复合肥料”的新发明,用浓度95%-99.7%的尿素或磷铵等来替代水,加入不断旋转的特制造粒机,被“胶水”粘起来的大块原料被碎成小颗粒,未粘合的粉末原料也被捏成了粒状。这些小颗粒再到抛光机里打个滚,磨两下,圆整光滑的干燥粒状肥料就诞生了。据测量,它们直径均在2.5到4.5毫米之间,大小相当均匀。其粒状含量高达99%,高于国家标准约一成;同时含水量不足1%,只是国家上限的一半。
  据介绍,这种复合肥生产法因无需干燥及尾气除尘过程,可将设备、能耗、人力等成本降低15%左右。按全国4000家复合肥厂家、每年产量近亿吨计算,如有一半厂家应用新方法,每年节约下来的成本就可多生产数百万吨肥料。此外,尿素、磷铵等浓缩液构成的“胶水”只是氮磷厂的中间产品,这使原料采购成本也随之下降。据悉,该发明已申请国家专利,计划约一年后在国内100家肥料厂中推广使用。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该发明专利鉴定委员会主任朱子彬教授鉴定意见:这项技术在节能降耗、提高装置生产能力、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符合国情,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