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肥化工转型升级的主体,中盐红四方新区项目于日前投产运行。采用大量国际国内先进工艺的新园区,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吴世标/文 李军/图)
磷肥市场变化对农业生产及磷化工等下游行业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国内大部分磷肥产品依赖出口。尽管今年全球磷肥需求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受国际磷肥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和印度磷肥采购走弱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我国磷肥出口形势依然严峻。而国内市场,由于近年来磷肥产能不断增加,市场供求压力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再次成为行业专家和企业老总讨论的焦点。
内忧难解 外患更甚
今年出口窗口期比去年延长了一个月,但磷铵行业非但没有如沐春风,反而在内忧外患中愈显悲观。
从国内来看,磷铵价格步步下滑,行业利润空间被一压再压,直至逼近成本。更让企业担心的是,这种低迷行情似乎还在继续发酵。长远来看,我国磷铵的表观消费量虽在持续增加,但实际农业需求量保持平稳的同时还有下滑趋势。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以来,每年国内二铵表观消费量从近900万吨增至近1100万吨,一铵从不到800万吨增至1200余万吨。而这段时间全国对二铵的实际施用量一直变动不大,同时由于其间氯化钾表观消费量持稳,主要与氯化钾配合使用的一铵也长期处于滞销状态。
国内磷肥未来的供求形势也不容乐观。农业部提出全国磷肥的需求量稳定在1200万吨(折纯)左右,但全国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693万吨(折纯)。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进,国内对磷肥的需求还有进一步减少的可能。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透露,去年10月至今,一铵厂家严重亏损,二铵仅限保本。而去年整个磷肥行业的利润率维持在4.7%。湖北宜化负责人估测,在当前这种供需形势下,如果进出口等相关政策没有松动,磷铵厂家在未来三年内能维持去年4.7%的利润率已属难得。
在国内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磷铵行业每年都把出口作为消化产量、提升利润的重要渠道,然而今年磷铵出口也正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国际磷铵价格持续低迷,二铵主流离岸价同比降幅在400元/吨以上,按此跌幅,企业外销出厂价甚至低于内销价格;另一方面,占我国60%出口量的印度市场今年已现萎缩征兆,该国无论从补贴还是从采购量上,均对我国企业出口不利。
长远来看,国际磷铵市场供大于求之势也在逐步形成。沙特今年二铵产量将增加70万~120万吨;摩洛哥新建的4套百万吨级磷铵装置将于今年下半年起每半年投产一套,到2015年共新增400万吨。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武雪梅表示,两国新增产能必然会对中国磷铵出口造成压力。
2010年以来中国二铵出口量基本稳定在400万吨,在国内磷铵产量每年递增、但需求持稳的状况下,如果出口量达不到400万吨,国内供应压力可想而知。
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究其根本还是磷铵行业日趋严重的产能过剩。据了解,2012年国内磷铵产量较使用量过剩率超过40%,在过剩压力下,今年一季度国内二铵企业库存同比增38%,一铵库存大增61%。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表示,今年将重点讨论制定化解磷铵行业过剩实施方案,力争到2015年国内二铵产能控制在1500万吨,一铵产能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
公平竞争 淘汰落后 ······
详细内容请见特供资讯及决策大参考(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