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制品禁铅之路怎么走

   2013-07-16 中国化工报李闻芝

182


图为四川议中管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管材整装待发。 (特约记者 黄贵春 摄)

 
  7月3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主办、塑料助剂专委会热稳定剂分会承办的一个内部小型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参会的人数比会议主办方预计的多出了一倍。到会的60多位代表中,除了热稳定剂生产企业的代表外,还有一半的代表来自塑料管道、型材及门窗、板材、片材、薄膜、人造革及发泡制品等下游制品加工企业。在这次会议上,如何推进热稳定剂环保化进程,加快PVC制品行业禁铅的步伐,成为参会代表共同关注的话题。


  环保发展大势所趋


  “推进热稳定剂环保化进程,加快PVC制品行业禁铅的步伐,是中国塑料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曹俭表示,加快PVC制品行业的环保化进程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对塑料加工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塑料行业本身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塑料制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确保塑料制品的安全,是塑料行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PVC树脂和制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PVC制品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以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PVC制品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开发、推广、应用安全环保且性能优良的稳定剂替代铅盐稳定剂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和百姓健康安全的大事。


  中国塑协塑料助剂专委会副理事长施珣若告诉记者,早在今年年初,中国塑协就曾经在广州组织召开过替代含铅热稳定剂生产应用专题研讨会,会上还成立了由中国塑协牵头,助剂专委会、塑料管道专委会、异型材及门窗专委会参加的PVC制品用热稳定剂去铅化工作领导小组。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有关部门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塑料助剂的环保化、去铅化已经成为塑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铅盐稳定剂的替代工作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对于PVC制品的禁铅工作,施珣若一直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从2006年塑料助剂专委会热稳定剂分会成立之日起,他就不断地提醒,中国PVC行业全面禁铅是早晚的事,企业应提早做好技术储备。有这样的认识,缘于他对国际上PVC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环保安全法规的深入了解。多年来施珣若一直在跟踪国际发展动向,他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到美国一家稳定剂生产企业考察时就发现,那时的美国企业就已经开始无铅化的工作,他们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并且攻克了非铅稳定剂在应用上的技术难题。进入21世纪,欧洲热稳定剂的无铅化进程不断推进,这一浪潮也直接波及到中国,因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玩具、压延膜以及异型材类硬制品和电子电气产品等也必须达到欧洲的环保标准。


  禁铅进程有序推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欧美发达国家塑料制品的禁铅工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逐步展开。1996年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颁布文件,规定进入市场的PVC制品的铅含量要小于200ppm;加拿大和南美一些国家也颁布法规,严禁在PVC制品中使用铅盐稳定剂;2000年,欧盟PVC行业签署了自愿承担义务协议,给出了明确的禁铅时间表,承诺2015年在欧盟内部实现全面禁铅;2005年8月和2006年7月分别实施的《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对电子电气中应用的铅、镉明确了限量要求;


  为顺应国际上PVC行业的禁铅潮流,我国近年也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限制和减少铅盐稳定剂的使用。2003年起开始执行的《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6675-2003)中限定了玩具材料中可迁移元素铅的最大限量为90mg/kg;2004年,建设部公告中明确指出在给水UPVC管必须采用非铅盐稳定剂;2006年8月11日《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2006)开始实施,要求明确注明饮水用PVC管材必须为非铅盐稳定剂生产;2006年2月28日七部委联合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对铅、镉等有毒物质做出了与RoHS指令相同的限量规定;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GB21550-2008),限定人造革中可溶性铅含量应不大于90mg/kg,可溶性镉含量应不大于75mg/kg。


  由此看出,我国塑料行业的禁铅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并在儿童玩具、给水UPVC管、电子信息产品和人造革等制品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从中塑协塑料助剂专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12年热稳定剂50多万吨的产量中,非铅产品所占比例还不到20%,铅盐稳定剂市场份额依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非铅稳定剂也仅限于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明确禁铅的几个品种和出口到欧美等国的PVC制品。我国PVC制品用热稳定剂的环保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今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再次给生产涉及含铅、镉等重金属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企业敲响了警钟。此次司法解释“严”字当头,堪称是一部环境污染的重典,它不仅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新增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标准,而且降低了入罪门槛。这意味着,今后国家在执行、监管各项关乎环境与人身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时将更加坚决和严格,不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指令和安全标准的企业,将会面临经济和法律的双重制裁。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PVC制品用热稳定剂禁铅工作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图为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环保型稳定剂生产车间工人正认真操作生产设备。(企业 供图)


  全面禁用仍存掣肘


  为什么出口和有国标要求禁铅的PVC制品可以做到无铅,而大部分内销的产品做不到呢?


  多数的采访对象认为,首先,缺乏相应的限制性的国家法规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是我国PVC行业禁铅工作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大规模的无铅化替代在PVC制品的加工上也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再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不乐观,而铅盐稳定剂的替代过程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无形中又增加了替代的难度。


  施珣若认为,尽管热稳定剂的环保化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过程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靠企业自律困难较大,一定要有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相关产品中的铅含量做出明确的限定,行业和企业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家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序推进无铅化进程。


  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德则提出,制定约束性和强制性的措施对推动无铅化的进程十分必要,行业应该出台相关的时间表,并将限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指标加入到相关的制品标准中,这不仅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行业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重庆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志敏也表示,禁铅工作应该先从标准做起,有了标准大家才会参照执行。我国的给水管和低压灌溉管就是因为国家标准中有无铅的要求,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在使用铅盐稳定剂了。


  除了法规和标准的缺失外,在铅盐稳定剂的环保替代产品上,如何解决好替代后的制品性能和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也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PVC产品无铅化的过程绝不是非铅产品对铅盐稳定剂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有难度。首先产品的配方要做大的调整,其次工艺上也要改进,甚至加工设备和模具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才能保证无铅产品替代后加工性能和制品品质不降低。欧洲禁铅的经验也证明,只有协调好原料、配方、工艺和模具、设备等各种影响因素,无铅化的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施珣若如是说。


  制品加工企业对这类技术问题更是深有体会。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品质工艺总监宋科明介绍说,联塑很早就开展了无铅化的技术研发工作,2005年给水管就实现了无铅化,公司出口的排水管采用的也是非铅稳定剂。目前联塑铅盐稳定剂的替代工作已经完成了2/3,但在大规格的型材、大口径的实壁管以及高速生产线材上也还有一些技术问题要攻克。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总工黄剑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使用钙锌稳定剂加工PVC管材时存在析出问题,特别是在大口径管材上和结构复杂的型材上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


  除了法规、标准和技术上问题需要解决外,更多的企业认为,在目前的产业经济形势下,无铅化替代的经济性问题是另一个更为棘手的制约因素。以塑料管材行业为例,企业目前是微利经营,产能过剩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能以降价来维持现存的市场份额。微利时代还要为环保付出更多的成本,让企业感到难以承受。


  “我认为,无铅化的核心就是成本问题,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问题,关键是谁来消化增加的成本。我们如果提高产品价格,市场就会被人抢占;如果不提价,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就会吞噬掉我们的利润,公司发展就不可能持续。”宋科明的一席话道出了大多数PVC制品企业左右为难的心境。


  资源整合不可或缺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铅盐稳定剂退出我国PVC市场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国内稳定剂及PVC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铅盐稳定剂的替代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实现平稳过渡和顺利替代,还需要塑料行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曹俭表示,作为行业组织,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将积极推进、倡导PVC环保化热稳定剂的生产、应用工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帮助、组织会员单位尽快制定相应标准,解决铅盐替代过程中生产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田岩告诉记者,根据中国塑协《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要求,目前协会正在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我国PVC塑料制品生产的环保化进程,召集热稳定剂以及管道、型材及门窗、板材、片材、薄膜、人造革及发泡制品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及生产企业的代表开会,就是要共同探讨无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发出倡议,号召各PVC相关助剂及制品生产企业,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各项环保、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严控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确保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仍在生产和使用含铅、镉稳定剂的生产企业,要加速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使用环保替代材料尽快淘汰铅、镉类稳定剂的生产、使用。


  “我国相关的制品加工企业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也都进行了多年和大量的技术储备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PVC禁铅工作单靠几家企业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攻克技术难题。除了稳定剂和制品企业的合作外,也还需要联合设备、模具生产企业加入其中,各方力量的汇集和各种资源的整合,才能保证去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中塑协异型材专委会秘书长王存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正在对非铅盐稳定剂生产、技术和应用等情况进行调研,在充分掌握相关数据和情况后,协会将制定出适合行业实际的禁铅时间表,有序地推动禁铅工作的开展。


图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助剂专委会热稳定剂分会内部研讨会现场(本报记者 李闻芝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