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路如何走?

   2013-07-10 中国化工报杨晓宇

95

经济阶段性调整期企业面临新挑战,专家纵论——
 
转型之路如何走?

 
 

 

 

 
  编者按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欠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作为我国支柱性基础行业,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在6月底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四次理事会上,不少企业急切地想知道,目前的转型期到底有多长?3~5年后我们是否还会进入一个高增长的通道?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怎么转?为此,石化联合会特别邀请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释疑解惑。本报记者对与会专家的观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一)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


  专家观点一: 四大要素支撑经济高增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1979~2009年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10%。中国如此大的经济体,能够以10%的速度增长30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4个:

 
  第一,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竞争力非常强;二是吸引外资很容易。外资配置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它必然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组织生产,要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分享生产成本低的好处。


  第二,高储蓄率。中国人的储蓄倾向非常明显。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储蓄率就高于30%,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蓄率一直超过40%。高储蓄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国家资本积累的来源。


  第三,国外的技术支持。光有资本是不行的,资本加上技术才能形成投资、形成产业。前些年中国高速增长的起点较低,技术起点也比较低。那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技术多是国外成熟的技术,甚至过时的技术拿到中国大家也觉得很好,所以我们买技术相对比较容易。30年的高速增长基本建立在国外技术支持的基础之上。方便地从国外买来的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形成产业非常快,产业结构升级非常快。我们不用自主研发,只要国内有市场,通过从国外引进产品和生产线,马上就能形成产业。


  第四,相对较大的国内市场。我们国内市场从短缺经济起步,对于生产者来说,市场是现成的。我们基础设施领域也有大量的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另外,中国是一个大国,大的市场可以把企业培育得很大,而且国内竞争可以锻炼企业,当国内市场饱和后,我们的企业基本羽翼丰满,企业可以利用我们的低成本优势实现外向型发展。


  专家观点二: 30年主导产业经历四波发展


  在这30年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的主导产业经历了四波发展。


  第一波是以轻纺工业为终端的产业。轻纺工业的技术来源是国内技术,它的发展黄金期是1977~1984年。1979~1984年,中国轻工业年均增长率是12.8%,到1984年前后,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的短缺基本消除了,国内市场开始饱和,轻纺工业开始外向型发展,中国成为了轻纺大国。


  第二波是以家电为终端的产业群。它的发展黄金期是1985~1990年,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中国的家电市场形成了。彩电、冰箱等家电产量都是几十倍增长,所依托的技术全部是引进的。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家电市场开始饱和,中国的家电产业开始外向型发展,中国又成为了家电出口大国。


  第三波是基础设施的产业群。它的发展黄金期是1990~2000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们的消费热点开始分散化。当时基础设施和基本原材料的瓶颈很严重,交通紧张、能源紧张、通讯紧张、原材料紧张,这就为多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所以整个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时期。当时的通信热、电厂热、港口热、公路热、机场热,带动了机械、石化、电子、原材料、建筑、建材等一系列产业发展。


  第四波是以住房和汽车为终端的产业群。它的发展的时期是2000年至今。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汽车和住房市场开始成熟,这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最大的建筑工地。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和包括金融、保险、媒体、娱乐、环保、节能在内的新一代第三产业的市场也开始形成。


  专家观点三: 高增长验证结构升级重要性


  这四波产业发展是中国30年来每个时期高速发展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回顾中国这段时期的高速增长,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第一,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30年的高增长不是在一个产业平面增长,而是主导产业上了几个很大的台阶。结构升级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如果产业升级停顿,那么经济发展恐怕早就停滞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一个前提,是我们必须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没有进一步的升级,我们以后的经济增长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30年持续高增长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一是市场因素。我们起点很低,我们什么东西都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热点一个接着一个。中国居民排浪式的消费,引起最终需求排浪式的扩张,同时带动国民经济排浪式的增长。30年中我们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是非常直接和强大的刺激。二是资金和技术因素。国内有储蓄,我们有资金,在国外可以很容易买到技术,二者相加使我们的这几波产业升级非常之快,也非常容易。我们根本没搞过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加国内资金就成了产业。三是成本因素。由于成本低所以企业竞争力很强,吸引外资容易。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前30年经济发展可能相对比较容易,我们的市场是现成的,技术是现成的,我们的企业竞争力是现成的。但是过度依靠低成本和国外技术的发展模式是有缺陷的,这种发展模式在特定的产业阶段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永远如此。我们不可能永远低成本,因为低成本就意味着我们永远这么穷,那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没有实现;一个大国也不可能靠别人的技术实现自己的发展。


  专家观点四: 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转换


  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之后,目前几个重要的支撑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第一,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这些年,我们的政府不断在提高职工的最低工资;同时,土地、环保成本都在上升。成本优势下降对经济发展有影响,靠成本优势的竞争力都在下降,有些还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第二,我们的技术来源已经或即将出现问题。以前主要靠引进技术,当时国内外差距较大,国外企业卖技术对自己没影响。现在,中国企业需要买的技术都是国外企业正在用的技术,所以这些年的趋势是中国企业买技术越来越难了。这说明国内产业升级的技术拐点将要出现了,这将对今后国内的产业升级造成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市场也出现变化。消费达到汽车和住房后,实物性的消费热点还看不太清,这说明中国不大可能再出现排浪式的消费需求了。在基础设施领域,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已经很少了。2008年的4万亿元投资流向两个方向,包括政府层面和地方投融资平台,最后这两个方向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债务风险。市场变化会带来问题,一是消费热点的缺失会使消费增长动力减弱;二是有回报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减少,会使政府启动内需政策的空间变小。


  这些变化都是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因素,这就是中国经济存在内在的下行压力。这些变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也是不可逆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从一个比较容易增长的阶段进入一个不太容易的阶段,这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换,对于国家是关键性的挑战。如果转的好,再过十几年,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如果转不好,中国很可能经济发展停滞,我们会进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企业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 专家观点五:


  面临短中期两大挑战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调整,企业感到困难,这实际上是个好事。过去经济增长靠“穷”的优势,现在这个优势被削弱了,说明中国发展了,这个转折是迟早要来的。我们既然要发展,就必然要面临这样的挑战。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国仍然具备优势。第一,中国的资金充裕,自有资金充足;第二,中国巨大国内市场仍然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的经济前沿与世界前沿仍有差距,赶超、模仿、学习的空间仍然很大;第三,中国成本被削弱是在劳动密集产业,但是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我们仍有成本优势;第四,中国经济的转型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中国企业而言客观存在并购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并购,取得技术、品牌、渠道。


  对于习惯了高增长的中国企业来说,未来压力会非常大,挑战主要来自于制造业企业。


  眼前的挑战,主要是制造业过剩的生产能力问题。我们现在是上了一个台阶,上台阶的同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因为现在制造业的生产能力都是低成本时期形成的,所以生产能力非常差,成本一上升,我们的市场会萎缩,上台阶这个时点上,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


  我们有些部门认为,产能过剩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可能都讲了十几年了,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是这次和以前可能不一样,以往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高增长的扩张期,而且是一波接着一波,前面过剩的生产能力会被后面的扩张消化掉,所以它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持久的后果。但是如果我们后面没有新的经济扩张,而国际市场又没有条件消化我们过剩的生产能力,这个问题会表现的非常严重。


  而一个中期性问题,就是以后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升级。以前我们靠买技术实现产业结果升级,以后我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实现新的、进一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如果实现不了,中国经济发展迟早会出现停滞。


  从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升级就能够获得新的空间,就能够持续发展;不升级,经济就会出现停滞。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升级就可以进入新的市场,从而避开现有产业层次上的恶性竞争;如果不升级,那么就会在现有产业层次上长时间被这种过度竞争价格战所煎熬。


  从政府的层面,应该对此进行系统地研究,重要的问题是3个:第一个,用好财政、金融杠杆,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工具进行调控,稳定经济发展,防止过度减速,现在政府正在做这件事情;第二,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促进产业升级,促进自主创新,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第三,妥善处理好制造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的问题,让该退出的生产能力能够尽早地平稳退出。


  专家观点六: 防范风险加强创新


  从短期看,企业层面的应对主要是要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的抗市场冲击能力。短期性的措施有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及时调整经济策略,强化投资和并购管理。就是以后以扩大规模为目的的投资和并购都不能再做了,特别是在经济紧缩时期,规模越大,包袱越多,亏损越多。


  第二,加强现金管理,巩固资金链条。不但要注意自己的资金安全,而且要注意供货商、客户的资金情况。


  第三,严格各项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这个对国有企业特别重要,因为国有企业一般很难把自己的成本压缩到民营企业水平。经济扩张时期,成本问题对于企业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经济紧缩时期,成本高低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死问题。所以这一段国资委在抓管理,希望通过加强管理,把成本降下来,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冲击。


  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要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创新,重新构造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通过升级进入新的市场,这点是最重要的。


  第一,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前二三十年,我们国家的产业升级更多的是依靠引进技术,这个选择在当时实际上也是对的,这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但是这条路走不长,我们企业必须心里有数,而且现在转折点基本已经到了,所以我们的企业必须下决心,转向自主创新。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企业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提升商业模式。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强,但是多数是为别人做配套,所以我们的利润很薄。对于这种制造企业,尤其是主机生产企业,如果能够升级我们的商业模式,从一个产品生产商,变成一个项目的总承包商,通过产品加服务,那么我们在商业模式上就可以进一大步,利润空间就可以大幅上升。


  第三,企业的品牌建设。有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的比较好,唯一是问题没有品牌,利润比较薄,成本一上升就一点利润都没有了。像这样的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只能做品牌。品牌和附加值是连在一起的,品牌越好,附加值越高。


  专家观点七: 亟待改变决策机制


  企业的战略和决策体制建设也非常重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不好的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的风险增加了。经济扩张时期,市场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而经济紧缩期是看不清楚的。经济扩张期,出现失误是可以挽回的,经济紧缩期企业出现失误就很难翻身。所以在这个时候,从体制上讲,企业要强调战略问题和决策体制问题。


  国家一直在推进企业董事会建设,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董事会建设针对的问题就是要改进一把手负责制之下的企业决策体制。没有建董事会,或者没有建规范的董事会之前,我们所有的中央企业都是一把手负责制的体制。一把手负责制,在做重大决策时候是靠内部团队去做,当然这个内部团队可能人也不少,比如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人也不少。但是靠企业内部团队去做决策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企业内部团队有上下级关系,很多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好发表;第二,企业内部有分工不同问题,由于企业内部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做决策是时候,说真话说实话有困难。所以,重大问题必然是一把手个人说了算,这是体制使然。重大的决策一个人说了算有重大风险,中央企业这几年出现了很多次投资决策失误,大体上都是这个原因。


  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机制,派外部的董事进去,一般都是做过企业比较有经验的,而且跟企业内部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这些人一般年纪比较大,到了参与决策的时候没有什么顾忌,说话比较坦率。一个决策组织,如果大所数人能够说真话、说实话,那么这个组织做出的决定科学性就会提高,出现重大失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希望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建设,改变我们的决策机制,使我们的企业少犯错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件事如果做得好,我们可以为中国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探索出一个制度机制。


图为六月二十五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四次理事会现场。 (本报记者 张育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