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更精更深

   2013-08-15 中国化工报刘雅文

98

 
——从相关行业看化工发展机会(下)
 

 


国家对电力脱硝要求的日益严格,将带动相关化工产品发展。图为浙江一家企业的脱硝催化剂项目建设现场。(惠广亮 摄)
 


  电力: 电价改革直指高耗能企业


  众所周知,化工企业是耗电大户,对电力的依赖性很强,不仅需要电力的持续不间断供应,而且电力成本往往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吸引着化工企业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8%。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9%和4.8%。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4.8%,制造业中的化工、建材、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4大重点行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4.2%。其中,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增长5.7%,化工行业增长4.4%,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增长3.5%,建材行业增长3.1%。


  但是,由于今年电煤供应总体较为宽松,记者采访了数家山西龙头煤化工企业,均未发现有电荒现象出现,仅在江苏、安徽等地,有部分企业被要求错峰用电或限时限电,范围较上年明显缩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截至6月底,全国重点电厂的电煤库存为7389万吨,可用21天,发电企业经营有所改善。


  在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供应也较为充足。为促进丰水期水电富余电量的消纳,云南省物价局近日发出通知,从今年6月1日至10月31日,工业企业消耗的富余电量可享受8折优惠。本次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云南电网统调范围内的所有水力发电企业,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铝、铜、锡、铅锌、钢铁、铁合金(含工业硅、高钛渣等)、黄磷、电石、烧碱、水泥等10个行业的企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下半年要把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作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快形成独立的输配电机制,稳妥推进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同时加强电价监管,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借机获得优惠电价。二是加快发电环节的电价改革,调整完善水电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云南、四川、湖南等水电大省的价格形成机制;科学测算脱硝等环保改造成本,并按成本补偿原则出台环保改造电价补贴政策。


  业内人士指出,电力行业减排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任务重大。2012年,脱硝电价的实施,使得电力行业综合脱硝效率达到48%,脱硝机组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25亿千瓦,占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27.27%。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要求的日趋严格,“十二五”期间,火电脱硝机组市场还将继续扩大,预计容量在8亿千瓦左右,市场需求将达到1000亿元。而这又将带动脱硝催化剂等化工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


  煤炭: 价格下调推动产业链延伸


  作为化工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煤炭的市场波动对化工行业有着重大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四降两升”的局面:产量、价格、利润、投资下降,进口和库存上升。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7.9亿吨,同比减少6800万吨,下降3.7%。其中,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煤矿大量停产减产,鄂尔多斯煤炭日产量较年初下降了40%。此外,国内煤炭价格也是一路下滑,7月份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了约220元/吨。同时回落的还有投资和利润,1~6月,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049亿元,同比下降2.5%。与此同时,有的煤炭企业已经出现贷款发工资和拖欠工资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不少企业开始加速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上半年,我国煤化工项目推进速度也明显加快。比如,山西省最近出台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中,30个重点项目中有8个是现代煤化工项目;而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工业园暨1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奠基,标志着国内最大煤制天然气项目启动。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转化比例将提高到40%左右。其中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有望替代原油10%以上,煤制天然气有望占当年天然气消费量的12%左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看,三季度煤炭市场不会出现大的好转,预计全年煤炭需求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市场供需仍将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从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分析,去库存至少需要10个月时间。因此,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仍难以改变,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这位负责人提出,国家应制定政策支持煤炭企业发展以煤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抓紧批复一批技术成熟、区域环境适宜的煤炭转化项目,加大煤炭企业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力度,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不过,相关人士也提醒,因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延长产业链,纷纷重新将目光对准了煤化工产业,现代煤化工热潮因此持续不退。目前,要防止煤炭企业盲目上项目,使产业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物流: 配套化工服务能力增强


  由于行业性质特殊,化工产品往往对物流有着严格的要求,其需求是否旺盛也影响着配套的物流行业运行;反过来说,物流价格的变化又牵动着化工产品成本的波动。因此,两者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9.0%,较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上半年我国物流业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呈现“一弱一强”的特征。“弱”表现在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延续回落态势,煤炭等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需求持续降低;“强”则表现在一体化物流、配套专业服务能力增强,如围绕化工、医药、粮食等行业基本形成了物流配套服务能力。


  与“一弱一强”相对应的是,上半年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质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收入增速首次超过成本;二是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供应商库存管理、供应链金融、保税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


  对此,化工业内人士纷纷叫好,认为化工企业将会受益。业内人士指出,在化工行业,物流成本是当前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国煤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但产品消费地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运量大、运距长、物流成本压力巨大。如果物流企业能在仓储运行管理、仓储设施、异地库建设、运输模式等环节上进行创新,将信息服务平台与实体物流平台相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降低配送成本,将直接影响化工产品的终端价格。


  对于下半年物流行业的走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认为,下半年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人工成本刚性上涨20%以上,资金紧张、人才短缺问题仍将存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电子商务、商业地产等外部进入者也将抓住市场薄弱环节,凭借资本、技术优势进入物流市场,改变物流行业传统的竞争格局和运作方式。


今年上半年,国内煤炭库存出现上升。图为山西的一个煤炭发运站。 (CFP 供图)


  钢铁: 化工产品成为效益增长点


  当前,将钢铁生产中副产的焦炉气、高炉气、转炉煤气进行综合利用合成化工产品,正成为钢铁企业获得效益新增长点的一条出路。“在环保压力、经济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必然加快拓展新领域,生产甲醇等化工产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专家指出。


  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价格呈现持续下行走势,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偏低,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非常严峻。


  从产量看,1~6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前6个月,粗钢日均产量215.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86亿吨。其中,2月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20.8万吨,3~6月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1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


  从价格看,1~6月,国内钢材市场整体表现低迷。随着粗钢产能的大幅释放,市场供需陷入失衡状态,钢材价格步入下降通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的8个钢材品种价格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跌幅为5.7%。其中,占我国钢材产量比重较大的建筑用线材、螺纹钢价格跌幅分别为4.9%和6.7%,中厚板和热轧卷板价格跌幅分别达5.7%和9.7%。


  更令人担忧的是,钢厂及社会库存高位运行。从今年初开始,国内钢材库存延续上年末的增长态势,在3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的2252万吨,比去年最高时增加35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库存为1432万吨,占库存总量的63.6%。之后,随着季节性消费增加,钢材库存逐渐回落。到6月下旬,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降至1268万吨,但仍比年初增长29.9%,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指出,尽管目前钢铁行业市场供需失衡,企业生产经营艰难甚至亏损,但企业减产意愿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担心市场份额流失,防止银行停贷风险,迫于地方保增长压力等因素。从全行业看,目前几乎没有主动减产的企业,下半年粗钢日产量难以回到200万吨以下,钢厂库存仍将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盈利能力、行业生产经营状况难以明显改善。因此,钢铁行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四川达钢集团则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通过对各种气源进行重新调配,开发了用焦炉气和转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的新技术。


  另外,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佟加安告诉记者,钢铁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对环境敏感地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目前,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能满足环保新标准的要求,企业尚需加大环保投入,对环保试剂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另据了解,钢企生产所使用的重油、分离剂石墨粉等,也离不开化工行业的支持。


化工产品对物流有着严格要求。图为上海一家化工物流企业厂区一角。(卫克 摄)


  有色金属: 深加工带动催化剂发展


  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化工密不可分。重金属的冶炼电解、生产过程中的烟气制酸,都离不开化工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不少金属矿料还是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有喜有忧,喜在投资比较平稳,结构调整有所推进,忧在市场价格震荡下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统计数据显示,1~6月,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1946.8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精炼铜产量323.4万吨,同比增长12.9%;原铝产量1058万吨,同比增长7.9%;铅产量227.2万吨,同比增长12.5%;锌产量257.1万吨,同比增长9.2%。尽管有色金属产量平稳增长,但由于价格在低位震荡,生产企业效益有所下降。1~6月,国内9078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含黄金、稀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09.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1259.8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利润773.1亿元,同比下降12.45%。


  而这也影响到了下游市场。以钛精矿为例,由于1~6月钛精矿市场价格持续弱势,钛白粉市场价格也总体呈现滑坡态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认为,这源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当前,我国冶炼产能过剩,矿山保障能力不足,下游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短缺,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比如电解铝,目前中东部地区以及四川、广西、贵州等地企业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产业利润进一步向拥有煤—电—铝一体化链条的企业集中。


  为此,有色金属行业在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1~6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9亿元,同比增长0.9%;有色金属冶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2.2%;有色金属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8亿元,同比增长44.6%。可以看出,开采、冶炼投资热有所缓解,压延深加工项目投资出现上升势头。


  对于下半年的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将继续回落,全年产量增幅可能在8%左右,全年投资增幅在15%左右,国内市场铜、铅等主要金属品种价格降幅为5%~8%,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降幅为10%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化解电解铝等产品的过剩产能,加强新材料开发,扩大深加工产品应用。这一趋势也将带动贵金属催化剂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比如重整催化剂。该催化剂的贵金属活性成分是铂,是提高汽油质量和生产石油化工原料的重要产品。数据显示,从2005到2015年,我国重整催化剂需求有望增长4倍。


青岛一家钢铁企业的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严刚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