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十大杰出当地员工风采录

   2013-09-29 中华石化网记者 马谊东

225

9月,伊拉克热风吹熟了椰枣。

9月19日,中国石油第二届优秀伊拉克员工表彰大会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举行。

从2008年签署第一个开发合同算起,中国石油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相继在底格里斯河畔运作了艾哈代布、哈法亚、鲁迈拉三大油气合作项目,在推动了伊拉克石油工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吸纳了当地员工就业,培养了大批伊拉克当地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伊拉克文明起源之河底格里斯河从北向南,流经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然后沿东部边境线注入波斯湾。中国石油投资合作的三大项目就依次坐落在伊东南部的底格里斯河畔。

这次表彰大会中当选的“十佳”员工,是1.5万名当地员工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国石油的团队里,犹如伊拉克国花——红月季,绽放在底格里斯河畔。

自左至右为:穆亚德、阿斯、买哈穆德、西顿、艾哈迈德、马哈迪、萨阿德、侯赛因、哈米德、瑞亚德

艾哈代布项目位于瓦西特省库特市,是三大项目里最早签署的项目,也是出巴格达沿底格里斯河南下的第一个项目。

艾哈代布项目于2008年11月10日签署开发服务合同, 2011年年底,提前3年建成二期年600万吨产能;今年6月20日,项目投产运行两周年,实现了原油作业产量超千万吨、外运原油超千万吨和提油回收超千万桶的业绩。“十佳”优秀当地员工中,有4名来自艾哈代布项目。

  瑞亚德,2008年毕业于伊拉克Wassit大学教育学院英语专业,从2009年5月至今在中国石油东方物探(BGP)工作,现担任8637队公共关系经理兼营地经理。他对BGP高度忠诚,曾多次婉拒其他公司更好的岗位和更优厚的待遇。他说:“我爱BGP,我愿意一直在BGP工作。”

队里300多名伊拉克当地员工、40名巴基斯坦籍员工的后勤生活都由瑞亚德一手打理。瑞亚德工作很忙碌,高峰期每半小时他要面见10多人,电话一个接一个。

地震队开展工作期间,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十分重要。瑞亚德主动请缨,与队经理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外联工作,使他所在的8637队在当地社区树立了良好形象。

中方、巴方和伊方员工之间遇到问题,伊拉克员工喜欢找瑞亚德倾诉,瑞亚德耐心地倾听、解释。公允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处理方式使瑞亚德成为队里伊方员工和其他员工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马哈迪,2009年作为捞沙工受聘于长城钻探艾哈代布录井项目。马哈迪善于沟通和交流,进入项目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熟练掌握了现场录井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中方工程师安排的各项任务。因为英语熟练,他还充当起中方人员与当地员工的翻译,增进双方交流,化解误会。2011年,他被聘为长城钻探绿洲基地经理助理,协助经理做好专业车辆调度、人员招聘、物资采购、基地维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两年的基地工作中,他没有出现一次差错。

哈米德,就职于工程建设公司伊拉克分公司艾哈代布项目。2010年7月15日入职以来,他先后担任过项目合同控制部助理、综合办人事助理等职务。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他共计完成当地员工招聘200余次,为项目招聘当地员工70余人,完成项目2000余人次的签证办理事宜。此外,他还长期担负项目当地员工入职及现场培训、中方人员英语培训等工作。他的工作为公司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还为项目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买哈穆德,是中油国际(绿洲)公司艾哈代布油田负责车辆调度和当地司机管理的联络员。买哈穆德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汉语,在工作上全心全意,尽心尽责为公司调度车辆。工作中,他反应迅速,总能在第一时间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由于油田车辆众多,当地司机文化程度不高,买哈穆德总是耐心协调,赢得了管理层的赞赏,在员工中也有较高威信。自学汉语,使他成为了中伊双方交流的使者和中伊友谊的象征。

  沿河南下,米桑省的阿玛拉市是哈法亚项目所在地。

2009年12月11日,中国石油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共同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中标哈法亚油田开发项目。2012年6月,项目提前15个月建成一期年500万吨产能建设项目。今年7月23日,米桑原油外输管道工程打火开焊,吹响了哈法亚项目二期年1000万吨产能建设的号角。目前,油井钻探和油气处理站CPF2地面工程建设也全面展开。阿斯和西顿就来自哈法亚项目。

  阿斯,2011年11月进入哈法亚项目部,负责设备清关和设备延期工作。

清关是个细致活。为了避免箱单的翻译失误,他利用闲暇时间去现场,加强对井场设备的认知。半年下来,他基本掌握了石油设备的名称和功能,为准确进行阿语翻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一边学习伊拉克相关法律、法规和清关知识及流程,一边与代理紧密沟通,准确掌握单据审批进度。有时工作到凌晨他也毫无怨言。

  西顿,2010年10月进入哈法亚项目。他在协调与政府和MOC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他已成长为项目清关科科长。

2012年年初,哈法亚油田一期项目建设长线设备的清关运输受阻。西顿起早贪黑,放弃节假日,连续在巴士拉地区和港口工作半个多月,甚至举家从300多公里外的巴比伦搬到油田附近的阿玛拉市。他的工作确保了油田物资供应,使项目减少了高额的海关仓储费用。

西顿精通汉语,经常向当地员工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协助公司处理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为增强公司凝聚力做出了贡献。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这里是伊拉克最南端的巴士拉省,鲁迈拉项目就坐落在这里。

2009年6月30日,中国石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在伊拉克第一轮国际油气田招标中中标,获得鲁迈拉油田作业权。鲁迈拉项目2010年接管当年即实现增产10%的IPT目标,目前日产原油约140万桶,是伊拉克第一轮国际招标项目中上产幅度最大的项目。穆亚德和艾哈迈德是鲁迈拉项目的员工,而侯赛因和萨阿德则是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机关的工作人员。

  穆亚德,2010年6月到大庆油田鲁迈拉项目部DQ013钻井队工作。

他团结工友,把队伍中每一名员工当做家人;他勤奋上进,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学习。他把加班当成分内的事。休假期间,与他对班的员工临时有事,只要打个电话,他没有任何怨言就到岗替班。他传经验、讲技巧,时常把自己的工作体会与他人分享。

他被聘为助理机械师后,继续专注于焊接和切割等工艺,目前已成为大庆队伍中不可多得的当地机械人才。

  艾哈迈德,2011年进入管道局鲁迈拉项目工作。他忠诚企业、踏实工作、生活严谨、作风务实。

艾哈迈德主要负责员工接送机、机场物资清关、为项目员工申请签证、联系验血、办理居住签证及临时采购项目急需物资等工作。两年来,他完成上千次接送机任务,从未出过纰漏;他办理的员工签证没有一例受阻。他采购物资超过百万美元,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了不影响项目人员及设备动迁,他统筹安排工作时间,提前与业主、监理部门预约,工作细心无误;他动用良好的个人关系资源,为项目部实施管理和工程推进在当地社会打开绿色通道。

在他的带动下,管道局伊拉克各项目外籍员工加强交流合作,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与中方员工共同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侯赛因,2011年到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巴士拉营地工作。他为人谦逊,待人礼貌,工作责任心强,经常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营地,他担任外籍员工领班,主要负责客房服务和外籍员工管理,以及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客房物品盘查及清点、客人行李存放和领取、营房车的清洗、营地的灭火器安全检查等工作。在营地雇员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侯赛因能够胜任多种工作。在中方员工由于安全原因不能随意外出的情况下,他参与并完成了很多重要的后勤采购和运输工作。侯赛因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萨阿德,3年前来到伊拉克公司巴格达办事处工作。他多次经历紧急安保事件,在签证办理、对外联络、会议组织、公司注册与社保缴纳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母亲和姐姐都在海湾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他的父亲尤其担心他的安危,但萨阿德依旧奔波在风险较高的巴格达市。萨阿德工作勤奋努力,珍惜工作机会,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学习深造。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