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转型升级迎来新契机

   2013-10-10 中华石化网中国行业研究网

367

中华石化网讯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隆重挂牌。在上海建设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大势出发,顺应全球经贸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重大尝试,对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上海自贸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在中国加入WTO十多年后,国内石化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启了一扇更宽阔的大门。

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总面积28.78平方千米,可谓弹丸之地,但通过两三年先行先试的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就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升级发展。

国务院日前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等六个领域扩大开放。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石化产业,具有体量庞大、外向度高、进出口增长较快、资金密集、与航运业紧密相联等特点,在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中,将直接受惠受利。

首先,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石化业降低商贸成本。2012年,我国石化进出口贸易总额6375.9亿美元,位居各行业前列。上海自贸区将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等的国际贸易,并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这将大大提高石化行业的竞争优势,并为化工加工贸易带来红利。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孔令丞教授指出,在我国石化出口总量中,约50%是加工贸易型,如果在上海自贸区内开展来料加工贸易,不会发生关税费用,十分具有吸引力。

其次,航运模式的创新将让石化物流更加便捷高效。上海港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也是能源化工原材料、聚合物以及精细化学品进出口的集散地,每天通过的石化产品达10多万吨。上海自贸区将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发挥港航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这些综合功能将推动石化企业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实现化工原料采购及产品外销的降本增效。

再次,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有利于石化项目投融资。上海自贸区将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孔令丞教授认为,石化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能以丰富的金融服务推动期货贸易,形成“中国价格”,将是我国石化业稳健发展的重大突破。

最后,吸引外资政策更优惠,中国将再现“总部经济”热。目前上海浦东已集聚跨国企业202家,占上海外企总部数的48%;202家外企总部中,化工能源、医药及新材料占到三分之一。上海自贸区在国内率先探索外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在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同时制定试验区内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这将推动外资化企在华的新一轮发展。

上海自贸区带给中国的将是一场重大变革,国内石化行业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努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迎接石化“升级版”黄金十年的到来。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