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日前从有关渠道获悉,针对2014年向地炼开放原油进口资质一事,有关部门已召集相关研究机构设计地炼进口原油的分配原则和方案。
“现在地炼进口都是一事一批,方案就是要把地炼进口原油的分配原则和方案固定下来,有章可循,估计很快就会出来。”安迅思油气行业信息总监刘传军告诉记者。
据该机构介绍,在可能出台的原油分配原则中,地方炼厂一次、二次装置配套情况,尤其是加氢精制、加氢改质等提高油品品质的炼油装置的配套情况,将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这也与成品油油品升级的趋势相适应。
发改委近日印发通知,要求自9月底开始用两个月时间,对全国范围内所有石油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装置能力、生产情况、技术经济和环保指标等内容进行普查,这也被业内解读成为是在为向地炼开放原油进口资质做一定准备。
除原油进出口外,对于成品油进出口,有关部门可能也在酝酿变革。就在上周,国家发改委经贸司约请有关部门和单位,就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经贸司一直主管主要工业和原材料的进出口总量计划和配额,业内人士分析,会议极可能与进一步放开成品油进出口资质有关,而非早先其他媒体误读的再启成品油价格改革。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国内炼油能力过剩趋势明显,此时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出口,不会因此担心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但由于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成品油仍存在差价,因此如果进一步开放成品油进口,还需防止企业利用国内外市场价差进行大规模无风险套利行为。
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进出口,如果能够进一步放开,对于行业而言都将是好事。据了解,有关部门在酝酿方案的同时,近日还将批准4家地炼企业2014年的原油进口配额,目前有消息称东明石化、中化弘润、海化集团等企业可能分享配额。
“有人说已经见到了批文,有人说已经批了但批文还没看到,但应该是批了。”知情人士认为,地炼企业获得如此数量的原油进口配额,是对我国现行原油进口体制的重大突破。
“目前推广原油期货的最大阻力,就是原油进口主要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由于参与主体太少,海外和国内其他参与者都面临逼仓风险。”刘传军认为,尽快开放原油进口权,扩大原油进口配额,也有利于原油期货的推广。
原外经贸部出台的《国营贸易进口经营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机构在公布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数量内发放自动进口许可证明,达到该数量后不再向非国营贸易企业发放原油的自动进口许可证明。这意味着没有原油进口配额的非国营贸易企业,将无法进口原油。
目前,我国只有中联油、中联化、中化和珠海振戎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原油进口权,而此次获批的4家企业中,就有中化旗下的地炼,这意味着地炼企业可以通过中化直接进口原油,而不再需要委托拥有原油进口权的企业代为进口。
对于没有原油进口权又没有炼油能力的企业,除需要由拥有进口权的企业代为进口外,在进口原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持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意购买地炼企业利用非国营配额的原油并安排生产的书面文件,即所谓的“排产计划”,海关才批准办理通关手续。
“排产计划”旨在卡住没有炼油能力的贸易商,但此次获批的4家企业,都是本身拥有炼油能力的地炼企业,因此一旦获得配额,意味着对于同时拥有原油进口配额和炼油能力的地炼企业,排产计划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