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深度融合——启动石化调转升级新引擎

   2013-10-18 中国化工报呼跃军

430

 


图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先进的DCS自动控制中心现场。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新变化。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已经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业界普遍认为,未来5年,以信息技术高端应用和商业模式突破性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托举石化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利器,从而推动新一轮石化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那么,石化业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意义何在?两化深度融合可以解决石化业哪些症结?今后又将如何深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加快促进全行业调转?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推进两化融合迫在眉睫
  
  
  “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实际情况看,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带动性,有效发挥信息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传统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我们才能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中把握主动权,提升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不久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的2013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如是说。


  据赵俊贵介绍,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3%,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以来,全行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依旧面临严峻复杂局面,这说明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对石化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反映出转型升级的压力。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亟待抓好的重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近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行业发展深层次的症结问题也逐渐显现。“石化装置规模的快速扩张,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装置利用效率偏低以及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同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资源配置效率低、节能环保压力大、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已成为破解症结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赵俊贵表示。


  目前,石化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尝到了两化深度融合助推产业升级的甜头。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齐学忠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石化产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保留发展石化高新技术领域,传统石化产业则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东欧等地。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石化产品及其加工生产,逐步从西欧、北美向亚太、拉美、中东和东欧地区转移,目前这种格局调整仍在持续进行。发达国家利用信息化的先机,已经抢占了国际石油和化工分工体系中的高端环节。


  而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据了解,在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大中型企业中,约有25%的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10%的评估企业处于深度创新阶段,各地方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基础处于局部覆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整合阶段过渡。“两化深度融合是信息时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已是迫在眉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原主任高新民强调说。

 


图为2013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现场。

 

  破解石化行业发展症结  
  

  赵俊贵指出,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存在诸多难题,而两化深度融合是化解深层次行业发展症结的关键环节。


  其一是石化业经济增速回落,正在倒逼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行业增速从“十一五”的20%回落至10%;而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持续疲软,至今仍不见趋强迹象。主要化学品的需求情况也大致如此。年初,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只有2.5%,较上年大幅回落逾4个百分点,此后虽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始终处于历史低位。可以说,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石化市场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纯碱、烧碱、通用合成树脂等产品市场容量变得相对稳定,扩张难度不断加大,要求企业必须采用新的经济技术手段,包括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益,稳定市场。


  其二是产能过剩倒逼企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烧碱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75%,纯碱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80%,聚氯乙烯只有60%,甲醇不足60%。目前一些过剩行业的企业处于“被开工”境地,特别是一些新投产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开工亏损,不开工更亏损,处境艰难。一些过剩行业的装置利用率越高,意味着产能释放越大,市场竞争也越惨烈。烧碱、甲醇、聚氯乙烯、氮肥、磷肥等产品的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这些行业整体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总体看,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应坚持市场化原则,要有新思维、新举措,以改革为动力,以技术和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模式,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


  其三是安全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倒逼加强系统安全管理。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安全生产问题比较突出,爆炸、失火事件频发。据统计,仅6月份石化行业发生较大爆炸、失火事故7起,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伤。从近期发生的安全环保事故看,多是人为因素,主要是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环保隐患的系统管控,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其四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倒逼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厂商争夺的重要目标市场。从整体上看,我国石化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石化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市场争夺加剧。同时,世界石化产业加快调整,发达经济体把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化学产业转移出去,集中精力通过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高端石化产品,抢占竞争制高点。为此,作为石化产业后发优势的国家,我国只有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加大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工艺、环保等方面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生产经营绩效,改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托举石化行业转型升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控制、节能减排和提高生产经营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正在从初始低端走向深度高端领域。未来5年,两化深度融合将有望成为托举石油和化工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性力量。


  高新民分析认为,两化深度融合在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发展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两化融合,可改变生产、经营、销售等模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实现转型;另一方面,在支撑石化领域新兴战略性产业,如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都需要信息化来推动。


  同时,高新民强调,随着大数据与社交化、移动化新融合等技术推动,电子商务将从互联网的小圈子中跳出来,融入传统产业,并助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石化业两化深度融合未来必须加快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业务集成协同的方向发展。


  不过,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石化行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行业转型升级。一是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单一信息系统应用阶段,综合集成水平普遍不高。企业自动化应用已非常成熟,但生产自动化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缺乏有效集成。二是虽然许多大企业已经制定了智能化发展规划,但目前信息化和智能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标准。三是石化行业缺乏面向企业两化融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部分都是通用的服务平台,无法提供基于行业两化融合特点的信息服务。四是石化行业的企业基本全部应用了DCS,但是大部分企业工控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相对薄弱,系统存在很大安全漏洞,而且工控安全组织机构存在交叉问题,容易形成管理空白。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促进政策和措施,以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据记者了解,今年8月份工信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我国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要达到80%,将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将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


  按照《行动计划》总体部署,一是制定两化融合企业管理体系,指导行业和地区推动两化融合,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将全面推广;二是在重点工业企业推进智能化制造,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产业链;三是搭建若干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并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更多地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原料、生产零部件的采购和产品销售;四是选择一些重点行业加强信息化监管;五是鼓励地区在信息化产业支撑方面提供保障。


  针对当前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行动计划》提出了几点措施,首先是突出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这一重要抓手;其次是突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一工作重点;三是突出重点领域智能监测监管这一迫切需要;四是突出增强信息产业竞争力这一有效支撑。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工信部还将适时启动并评审新一轮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区,通过建设高标准的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区,将此项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未来,两化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有力促进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将托举石化业迎来革命性发展新时代。”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江山表示。


 图为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运营中心信息系统现场,工控和管理软件包提供商与工作人员正在精心核对工业控制和业务相关数据。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