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川东北气矿“职工之家”活动纪事

   2011-05-13 石油石油

165

  中国石油网消息:在今年汶川大地震中,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全体干部员工经受住了考验。灾难发生后,川东北气矿工会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兵分三路,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灾情,宣传防震知识,组织员工开展抗震自救等,及时消除员工的恐慌情绪,有效地稳定了人心。这既与西南油气田公司指挥、调度有方密切相关,又是川东北气矿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奋力抗灾的结果。

  战斗力来自“家”的凝聚力。5年间,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天然气年产量从8.2亿立方米提高到15.8亿立方米,先后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和西南油气田公司“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27名员工成长为劳动模范、技术能手,105名员工成为共产党员,110多名员工完成了自考(函授)学业。4月30日,川东北气矿4个班组跻身西南油气田公司首批“五型”班组行列。

  和谐是中国数千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有句俗话叫家和万事兴。企业也是如此。川东北地区山峦起伏,从事采油采气工作的员工,既要面对工作的艰辛,还要战胜如影随形的枯燥与寂寞。因此,川东北气矿工会把“打造和谐气矿,创建温暖小家”作为稳定一线队伍的重要举措。

  为建设“温暖小家”、“和谐之家”,铁山4井井站狠抓队伍建设,年年超额完成产气任务,先后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红旗班组和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等称号。有位到铁山4井实习的女大学毕业生,见这里青山绿水,有着田园般的风光,很是新奇。没过多久,新鲜劲没了,情绪也不高了。为使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井站班长和员工给她讲老一辈石油人风餐露宿的故事,晚上和她拉家常。很快,这位大学毕业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其实,川东北气矿的30个井站的小家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促进员工学习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是员工进步的阶梯。川东北气矿融“需要”与“阶梯”为一体,实施“精英计划”和“普教计划”。两年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气矿培训管理人员1000余人次,员工200余人次。不仅如此,各井站的自学活动也如火如荼,黄龙4井井站堪称典型。

  在黄龙4井井站的学习园地上,贴满了员工的学习体会。为尽快掌握先进的采气工艺技术和引进“洋设备”上的标识和外语说明书,这个井站请技术人员到井站讲课,从应知应会到新型阀门英语标识,一样不少。过去认为“当采气工只要会开闸门就行”的小陈,通过学习,不仅能完全看懂英文说明书,还掌握了新工艺、新技术。

  现在的年轻人,业余时间大都喜欢上网、看大片、玩游戏。川东北气矿按照西南油气田公司的统一部署,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上岗两个月,再休息两个月;上岗期间,每班工作8个小时,员工下班后很累,看电视、看武侠小说休闲还行,集中精力学习很难。

  黄龙4井井站怎样使员工热衷学习的呢?班长杨芳说:“要从员工感兴趣的事入手。”她注重与员工心与心的交流,大家经常在一起“摆龙门阵”,次数一多,大家说话也投机了。她再提学习的事,员工也都积极响应,《学习园地》里很快贴上了学习计划。

  各井站的“学习小家”活动形式多样,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川东北气矿员工的整体素质也得以提高。在西南油气田公司技能竞赛中,21人获得名次。

  在川东北气矿各井站,凡是涉及奖金等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儿,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凡是员工的建议,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考虑并及时给予答复。新的规章制度出台前,领导干部要广泛征求一线员工的意见。

  “有事大家商量、人人参与管理”是黄龙1井井站民主管理的充分体现。为了控制成本,井站员工人人献计献策,个个当家理财。小处从水、电着眼,大处从节约燃料、改进工艺技术入手。通过广泛讨论形成的“冬春季节防止管道冰堵的措施”,实施后一年节省资金数十万元。

  去年8月,日处理90万立方米的铁山气田增压站投运后,3号机组工作一段时间就自动停机。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进驻井场,也没发现原因,每天影响45万立方米的产气量。增压站班长组织员工召开民主分析会,列出可能的原因逐个排除,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并及时进行了改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