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源放开渐行渐近 石油流通体制改革酝酿破冰

   2013-11-05 中华石化网中国证券报

61

中华石化网讯 油源紧缺、竞争主体单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制约我国石油流通体制的完善,民营企业长期处于“无油可供”、“难以为继”的困境。

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泉表示,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市场供求关系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企业不能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造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越来越小。他建议,应有序放开原油、成品油市场,让具备条件的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不断使市场生生不息。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南京蓝燕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其连强调,政策的制定要宜粗不宜细,适度扩大开放范围,取消原有的配额制度管理和限制。国家要加大保税仓库管理和建设,对国内石油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将具有产业价值的资产整合在一起,这必将使我国的安全保障得到有利补充。

相关方案正酝酿出台

针对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放开问题,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还未最后完全落实,但确实是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一旦放开,企业有序竞争、效率提高是核心问题。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人士透露,商务部正在研究赋予进口原油企业资质条件的核准范围,相关产业政策落实以后,商务部将会同步制定相应配套的贸易政策,支持企业培育国际贸易经营队伍,委托其他贸易企业经营。

这位人士认为,产业政策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根据我国特殊的石油体制,完全放开进口尚不能有效兼顾、平衡各方利益。进口权要赋予具备相应进口资质、市场经营能力较强、配套设施齐全的企业。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与发改委共同研究,尽快制定出一份相对平衡、相对满意的方案,早日解决企业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问题。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