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产品纯度,安徽强源气体有限公司在丙烷生产过程中力争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效率,满足下游客户的不同需要。
图为公司高纯度丙烷生产装置。 (企业供图)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特种气体第十七次年会,与会者达到近220人,创下了历年之最。会议主办方介绍说,虽然这次特种气体年会参会人数大大超过往年,但也在意料之中。2013年特种气体行业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为了紧紧抓住最新的市场动向,不少国内外特种气体生产企业、研发单位以及相关的分析仪器、包装物、分离纯化材料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研讨行业走势,了解最新技术进展,商讨企业间合作。那么,今年企业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市场又出现了哪些最新动向?随着采访逐渐走向深入,记者发现2013年特种气体行业出现大变样,该行业正紧紧抓住这变化中的机遇,谋求打响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图为近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特种气体第十七次年会上,参会企业代表正在就开发特种气体下游应用、
项目合作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本报记者 危丽琼 摄)
市场环境大变脸
对气体行业而言,2013年是艰难的一年。据会议主办方中昊光明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福楠介绍说:“受下游大用户的影响,今年国内工业气体市场表现很差,如沿海地区因造船业萎靡,其他行业需求有限,工业气体曾经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不复存在。行业产能过剩极为严重,导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北方也出现了一瓶氮气的价格快要降低到一位数的程度。国内经营工业液体分装的小微气体企业普遍面临是否能支撑下去的难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特种气体虽然是气体中的“精品”,但企业的生存状况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从几个典型例子看,电子气体中十分重要的品种是太阳能电池用硅烷,2013年全世界硅烷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现象十分突出。其原因众所周知——欧盟光伏“双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江河日下,硅烷产品用量大幅下降。同时,国内企业如中宁硅业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已形成稳定的硅烷量产,在平衡国内硅烷价格方面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超纯、超净电子混合气如氢气—硅烷国产化率大幅度提高,价格也从上万元一瓶,降到几千元一瓶。
同时,受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国内高纯氨气价格也急剧下滑,已经上马的高纯氨生产商只有靠薄利多销的策略。因为人力物力一旦投入,企业就再也没有退路。在这种情况下,2013年原本在国内计划开工的外资企业并没有按期投产,但有的国内企业仍在拼命上马。
而在LED领域,国内企业同德国公司的高纯氨在综合品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迄今为止,国内许多LED的厂商仍然首选甚至指定国外特定品牌的高纯氨。随着我国对危化品生产、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呆坏账频现,氨产品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平湘等多位特种气体企业家表示,现在行业里可能有一种思潮,认为今年特种气体行业很难做。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两位数高速发展,现在速度有所放缓,但行业的增长速度和平均毛利率依然高于普通加工业。因此建议特种气体企业以平常心对待这道“坎”。市场差一些的时候,企业正好静下心来研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培训人员,全方位地武装自己。
分析检测是特种气体生产及应用中的重要环节。
图为光明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使用国产高精度的气相色谱仪,测定超高纯气体。 (光明院 供图)
主阵地发生转移
作为一个为国民经济配套的产业,特种气体见证了部分行业的潮起潮落。例如,在PTA行业辉煌的时期,各种配套气体也货紧价扬,如今,随着PTA装置开工负荷率的下降,特种气体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影响。在国内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大潮中,特种气体行业正在开辟新的应用,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多年开展特种气体相关业务的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炜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行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特种气体行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例如包括电子信息行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对特种气体的高端需求正在涌现。同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要求下,传统行业中也隐藏着新机遇,例如氯碱企业、化肥企业中丙烷脱氢等大量放空,副产氢气的企业没有利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又采用水电解制氢、氨分解制氢、甲醇制氢等方式获得所需的氢气资源,这样的资源利用十分不合理,这些企业应该找相应的专业气体服务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优化流程,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浦江特气公司与杭州电化集团合作,回收利用排放的氢气,回收氢气规模达2000立方米/小时,可以满足杭州周边高纯氢气的需求。这些原本白白浪费的废气就这样为杭州电化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入。找好自己的定位,企业就能不断寻找到新的商机。”刘炜炜说。
节能环保将是特种气体需求的一个重点领域。由于国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天气已呈常态化、大范围扩展的趋势,为此,政府先后出台各项措施,力求治理恶化的环境,这一举措对国内开展标准气体生产的企业无疑利好。2013年,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标气需求剧增,虽然标气价格不高,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还是不错的买卖。其他用途的标准气,如石化、煤化等领域用的标准气的需求也有不小的增长,尤其是在煤化工领域。
电子信息产业也是特种气体的主要阵地。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市场,对电子气体的需求快速增长。不少企业老总认为,国产电子气体将有极大的空间,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旨在开发集成电路关键制造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先进工艺及相关新材料技术。该专项将重点攻克砷烷、磷烷、六氟化钨、烷类电子混合气等品种,目前已经有6家特种气体企业参加并开始实施。该专项最大的亮点是让用户直接进入项目实施过程,因而可以极大地推动电子气体的国产化,那就为国产特种气体开辟了新的空间。
技术堡垒接连攻破
谈到特种气体行业的技术创新,孙福楠十分自豪。他说:“尽管2013年气体市场表现平平,但中国整体气体技术质变明显,可以说一年大变样。许多难以解决的气体产品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得以彻底解决,行业的技术‘碉堡’一个一个被攻破。”
最具代表性的是高纯硒化氢。据孙福楠介绍,高纯硒化氢是硒化锌及含硒化合物半导体重要的“源”性气体,光明院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依赖其雄厚的气体专业技术,采用硒加氢气干法合成技术,克服了合成过程中硒固体堵塞系统、硒化氢剧毒等难题,完成了吨级合成—净化—充装生产线,已大批量生产瓶装高纯硒化氢供用户使用,结束了我国高纯硒化氢依赖进口的历史。该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并获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湿法工艺相比,此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工艺水平同国外公司相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笑气(N2O)行业的研发技术的进步还有望使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纯笑气供应不足,需要从韩国等国家大量进口。2013年以后,我国笑气一货难求的局面将被彻底改写。目前,国内已经有至少2家外资气体公司引进国外高纯笑气生产线,预计明年就可以实现生产。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潜心研究,行业内的专家还打破技术瓶颈,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硝酸铵干法分解制取笑气的热分解、吸收 、吸附、压缩、冷却、充装等工艺,实现了笑气的工业化生产。此外,目前国内第二条笑气生产线也处于调试状态,所用的设备均为国产化,产品竞争优势明显。相信不久,国内产品将与进口产品在我国市场同台竞技。
氯气是我国特种气体中继高纯氨、高纯氯化氢、高纯硅烷、高纯四氟化碳、高纯笑气国产化后又一新的品种。高纯氯气用于TFT-LCD、光导纤维、LED、IC等领域,除技术性问题外,它还属于剧毒品,因此生产、运输、使用高纯氯气都需要严格的政府审批,这些复杂的壁垒限制了高纯氯气国产化步伐。早在20多年前,光明化工研究院就开展了吨级高纯氯气产业化生产系列环节的研究,但进展一直缓慢。2013年,北京华宇同方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攻克难关,在成功开发高纯氯化氢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产高纯氯气生产线,目前企业正在做产品的使用工作,高纯氯气国产化值得期待。
刘炜炜也告诉记者说:“浦江气体一直以各类特种气体国产化为己任,在电子特种气体业务领域投入大量的心血进行战略布局。今年浦江特气公司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进步。该以氢气为基础,取得了6N(即99.9999%)等级超纯气体如氢气、氦气、氮气、氩气的制造资格,实现了‘标准物质’的制造水准。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打算在业界共享仪器,建立电子气体公共检测平台,推动行业的检测技术进步。”
内联外拓露头角
鉴于国内气体从工业气体到电子气体呈严重的饱和状态,加之下游企业复苏无望,未来市场竞争会更为激烈残酷,价格战会愈演愈烈。国外气体公司尤其是韩资气体公司会登陆中国投资建厂,如韩国OCI公司2013年已经在镇江投产三氟化氮,如此一来国内许多的气体公司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对此,有的与会企业代表认为,因市场低迷,现在企业面临直接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形成合作关系,例如可以从设立产品分销公司开始,再从技术、贸易、生产、市场,再进一步到资本和资产合作,最后打造出气体行业的航母。
孙福楠也认为,区域整合、行业整合、资本与市场的整合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气体公司,但没有世界级的知名气体公司,只有通过合理的整合才可能孕育出著名的公司。整合是为了做大、做强。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整合中,小企业也不必悲观。目前国内危化品的资质发放、管理十分苛刻,众多的中小型气体公司都拥有很有价值的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的相关资质和熟悉此类知识的专业人才,这一难得的资质就是合资的资本,广大中小企业也不必过于担心,或许整合就是机遇或机会。
除了在国内进行整合外,国内气体公司可以有计划地走出国门,到亚洲欠发达的国家投资办厂,由于欧盟对我国光伏太阳能的出口限制,国内许多光伏公司在其他亚洲国家建厂,这就为国内气体公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际上国内有的公司已经开始默默地行动起来。除了欠发达地区外,特种气体企业还应该到欧美发达国家去。现在国际大环境是经济低迷,外国公司普遍感觉成本压力较大 ,随着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中国产品已经能满足国外的要求,同时价格比国外有优势,这样中国特气产品完全可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实现出口的大幅增长。
图为全国特种气体第十七次年会会场。 (本报记者 危丽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