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声起 警钟响起

   2013-11-26 中国化工报高重密

245

——聚焦中石化青岛石油管道燃爆事故

  

 

11月24日,山东青岛开发区电力工人在敷设新电缆。

11月24日,山东青岛开发区电力工人在敷设新电缆。


  11月22日凌晨2点40分,中石化青岛黄岛开发区输油管道破裂造成原油泄漏,原油流经地下雨水涵道流入胶州湾。当天上午10时30分,雨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燃爆,引发入海原油燃烧,沿线街道受损严重。截至11月25日7时,事故已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166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省和有关部门、企业组织力量排除险情,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各项善后工作。11月24日下午,习近平专程来到青岛市,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事故抢险工作。习近平看望慰问了伤员、医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要求对这次事故要抓紧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1月25日上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青岛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燃爆事故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截至记者发稿时,青岛输油管道燃爆事故的搜救和善后工作依然在紧张地进行中,事故原因和责任也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其中,管线布局不合理是此次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原油污染是否会进一步扩大的问题同样引发关注。


  管线布局 暴露问题


  25日上午,国务院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青岛召开。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次事故损失惨重,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离爆炸事故现场最近的是位于刘公岛路63号的北海花园,在这个有740多户居民的小区内,靠近马路一侧的楼上,玻璃几乎全被震碎,和刘公岛路交汇的斋堂岛街路上,爆炸现场更为惨烈,整个路面已经被“开膛破肚”。因此,事故发生后,有人开始质疑原油和其他相关管线布局是否合理。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有关规范,输油线路要避开居民区。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管线距离居民区的规范,老规范15米,新规范35米。这个地方居民区的管线完全在国家规范的要求范围之内,是35米。但是对居民来说,爆炸不是油管线那个点的影响,因为油管线漏了以后,延伸到其他的市政管线,这个影响比较大。


  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这也是目前排查修复工作的难点之一。


  据郭继山介绍,在发生爆炸事故的刘公岛路,一条路地下一共有11条管线,有成品油,大部分是原油,还有其他各种实用管线。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历年来,从没有规划到有了规划。而且这个地方唯一一条路,原来是走刘公岛路,刘公岛路现在是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造成管线比较拥挤,发生事故以后,一根管道爆燃,对周边其他管线都有影响。


  郭继山表示,这次事故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教训,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对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拿出一个各种管线互相不影响的方案。今后会提高标准,合理规划。当前的观点是,油管线要放到地上。现在我国金山石化的管线就大部分都在地上,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封闭管理。


  石油业内人士说,目前我国石油管线的铺设主要参照美国石油协会的标准,依据输送的介质不同、使用寿命要求不同,使用不同材料等级的钢材。而对于管线和终端,都有安全距离,以避免因为机械故障、操作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意外事故。


  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业规范,形成了“有标准无体系”的现状。这位业内人士介绍,一般陆地输送参照中石油的标准,浅海输送参照中石化的标准,而海洋输送则直接参照国外标准。以上游生产为例,包括钻井、输油管线,都要与附近的居民区、加油站甚至河道、沟渠等拉开距离,一般常规距离在3千米左右。此外,输油管线必须与民用管线隔离开,不能与电缆、上下水管道等民用管道共用。


  对于输油管道原油泄漏这一现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系主任罗小明表示,这次出现漏油事故的为中石化东黄复线,该线建于1986年。如果按照当时的技术看,管道质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条石油管道有20多年的运营期,难免会产生裂纹。这种裂纹的产生有各种原因,如土壤、周边环境及温度、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都会导致油气管道受腐蚀并出现裂纹,并导致最终的原油泄漏。由于该管道的建设运营时间较长,再加上管道之上又是一些居民楼,企业在维修和保养管道时存在相应的难度。据他了解,管道建设应早于当地居民楼的建设。
 

 


图为事故发生后的现场。


  原油污染是否会扩大引关注


  伴随事故的发生,民众的关心点还有泄漏的原油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污染海域面积。


  青岛光明环保公司从11月22日下午3时开始消污作业。公司董事长徐述铎介绍说,最紧张时共有70余名工作人员在此处拦阻油污。截至目前,仅他们公司就用掉了近30吨吸油毡。


  23日下午,被原油污染的胶州湾码头附近海域,多辆清污船只在工作,海事等部门布设多道围油栏,大部分原油已被清理,海面漂浮少量油花。青岛海事局黄岛海事处处长刘贤昆介绍说,被污染的海域还有1万平方米左右,被污染的程度属于中量级偏轻一点。主要的原油都已经被清理,目前有少量的油花漂浮,清理难度较大。


  在24日下午召开的“11·22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环保局副局长陈宁介绍,环保部门将继续开展现场应急工作,协调督促油污清理和无害化处置,同时继续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空气质量已稳定恢复到正常水平;至于海水水质,24日上午,受海面风浪顶托影响,海中油膜向岸边聚集,事发地沿岸形成断续的片状油带。距排放口岸边东南方向2000~3000米范围内油膜监测浓度达标;距排放口岸边西北方向100~3000米范围内尚有不同程度的油膜监测浓度超标现象,3000~4000米范围内油膜监测浓度达标。现在胶州湾中间区域以及其他的区域里,仍然还存在一部分分散的漂浮的油膜,在这些油膜覆盖的区域内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上述结果表明,围油栏、消油剂、吸油毡等措施处理油污效果较为明显,目前暂未发现对近岸海域水质有进一步加重影响的趋势。


  据参与清污的环保行业人士预计,完全清除此次事故的油污至少还得一个月的时间。


  有石油业内人士解释,本次黄岛事故可定义为水陆结合部、固定点源的有限泄漏,此类事故在善后处理中的首要任务是将污染物控制在污染源附近,使用泵站等方式将陆地上的油污集中起来,再加以分类处理。而泄漏到海里的原油处理起来则相对困难。在原油已经泄漏入海之后,一般会设置软性的堤坝控制不让原油扩散,同时将吸附材料扔进海里,吸收海面的原油,首要任务是将污染物控制在污染源附近。(本文综合新华社等媒体相关报道)


11月24日,工作人员收集海面上的油污。 (本版图片均由CFP提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