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园区像大树一样生长 上海化工区确定环保新目标

   2011-05-13 石化石化

110

  入园企业一定要有消除污染的灵丹妙药;上家的废料往往成为下家的生产原料;收集余热发电,废料“吃干榨尽”……这是上海化工区的环保实践。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上海化工区立下新的目标,力争今年万元产值能耗比去年再下降10%,达到0.92吨标煤。
  一份氯气“打两份工”
  上海化工区已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上游企业的产品甚至“废料”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截至目前,化工区引资106.63亿美元,约有81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具有上下游关系。
  以前,生产30万吨聚氯乙烯,需要20万吨氯气和15万吨乙烯配对,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废渣。如今,20万吨氯气先送到一家公司“打工”,产出有用资源,同时回收副产品氯化氢送回聚氯乙烯装置,再产生相同数量的聚氯乙烯。如此一来,一份氯“打了两份工”,利用率提高了1倍。
  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是,生态工业园区应该像大树一样生长,企业的能量流动更顺畅、能耗更低、成本更小,对自然环境也更友好。
  公用“管家”算经济账
  区内企业个个来头很大,巴斯夫、拜耳、英国BP等国际化工巨头纷纷前来安营扎寨,但化工区却不允许他们“各自为政”。化工区设置公用“管家”,集中建设热电联供、工业气体、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废物焚烧炉、天然气管网等公用工程体系,不仅有利于节约用地、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赛科90万吨乙烯项目利用化工区一体化公用工程,项目总投资控制在200亿元以内,比国内同期、同等规模的其他乙烯项目减少投资约30%至50%。各家企业的多余蒸汽回收用于发电、供热等,每天可发电20多万度。
  “湿地之旅”净化废水
  上海化工区东侧,一大片人工湿地悄然“长”出,引来不少翠鸟、白鹭、野鸭做客。
  过去,化工区的工业废水经废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深海。今后,大部分工业废水将从废水处理厂流向湿地,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再次净化,流回园区,循环利用于工业流程。按预想,湿地废水净化工程每天能处理2.5万吨废水,处理后的水能养鱼、浇花、喂畜。
  据统计,上海化工区每年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20.3吨,远低于上海市确定的园区控制水平。环保投资已达91.6亿元,占总项目投资的12.3%。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