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标准出台将减轻雾霾 两大油企零售端最赚钱

   2013-12-20 中华石化网证券日报

1163

中华石化网讯 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了我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五汽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五汽油。

在雾霾天气的倒逼下,大气治理压力骤增,油品升级也在不断加速。目前,以两大石油巨头为首的主营,国四汽油升级率为68%,在国家规定的2014年1月1日零时前完成升级要求基本无压。且目前北京、上海以及江苏等八省市已经实施相当于国五标准的汽油,而地炼因为装置及工艺问题恐不能按时完成升级。

多位分析师均认为,尽管油品不断升级需要一定成本,但最终还是油品零售端最赚钱,而中石油、中石化在零售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因此两大石油巨头也乐于升级。

国五汽油标准出台

国家标准委要求上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五汽油。

值得注意的是,国五汽油标准提到了“三降”,即降低了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即每公斤硫含量不高于10毫克,降低了80%。

国家标准委测算,标准实施后,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此外,该标准还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而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向记者表示,汽车尾气排放对雾霾的“贡献率”超过两成,油品升级工作的实施对于空气质量改善有重大作用,硫、锰和烯烃含量的降低将减少15%左右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会得到缓解。

  主营国四汽油已升级68%

随着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大气治理逐步加速,油品升级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现在到全国范围内供应国五汽油,留出了4年的过渡期。一是考虑到各地环保压力、要求和进度有所不同;二是考虑到油品生产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的需要。

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四升国五的过程中,存在市场接受度的问题。消费者刚刚经历国四升级,再升国五心理难免存在抵触情绪。如果市场接受度不好,炼油企业会面临成本提升而市场暂无法卖出价格的局面。

实际上,从2013年11月开始,国内各省市加油站汽油纷纷进行国四标准置换工作。从两大主营销售公司批发环节来看,截至2013年12月20日,中宇资讯监测的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中,完全实现国四标准汽油置换的省市占比68%,而其余32%的省市由于仍存有国三汽油库存,目前暂处于国三和国四并存销售阶段。而北京、上海以及江苏八省市(苏州、南京、南通、无锡、江阴、泰州、常州、扬州)等已将汽油置换升级至京五(沪五/苏五)标准。

据中宇资讯数据统计,自11月1日起,内蒙古、天津、河南、山东、海南等近55%的省市已陆续根据国家“优质优价”文件出台了最新的国四标准汽油最高零售限价。各地主营销售公司表示,在国家规定的2014年1月1日零时前完成升级要求基本无压。

不过,油品质量的快速升级给地方炼厂与调油厂商提出新的挑战。据统计,在31家山东地炼厂家中,有19家炼厂销售国三汽油、16家销售国四汽油、5家炼厂销售国五标准汽油。

对此,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表示,面对国家规定的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国四汽油标准来看,山东地炼部分厂家因为装置及工艺问题仍不能全部按时完成升级置换。

两大油企零售端最赚钱

发改委曾表示,此前会同财政部和地方相关部门对中石油、中石化已完成第四、第五阶段油品质量升级改造炼厂的成本,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审核。根据成本审核结果,考虑炼厂消化部分成本因素,确定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已先期实施相当于国五标准汽油,汽油价格平均每升上涨约4分钱。

张斌还称,在升级过程中,支出成本的大头主要是装置的新建改建。升国四主要是装置的改造,投入要更大一些;升国五不是靠装置改造完成,而是靠改进催化剂,所以政策加价并不高。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徐莹也向记者表示,油品升级后最终还是零售端最挣钱,而中石油、中石化在零售上处于垄断地位,因此两大石油巨头也乐于升级。

以中石化旗下的上海石化为例,银河证券分析师裘孝锋指出,2014年汽油升级将增厚公司净利润4亿元左右,2015年柴油升级有望增厚净利润10亿元-12亿元;除上海和江苏沿江8市,浙江浙北6市可能也会提前执行国五汽油,长三角部分可能会提前执行国四柴油。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