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命快递”谈小宗化学品运输

   2013-12-24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64

中华石化网讯 刚刚发生的“夺命快递”事件造成1死9伤的悲剧令人悲伤,违规快递氟乙酸甲酯的化工企业让人愤怒。然而,仅仅是悲伤愤怒显然于事无补。笔者认为,“夺命快递”不仅反映出企业缺乏自律、危化品运输监管不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小宗化学品难以通过合法途径运输的现实。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小宗化学品运输制度,创建合理的小宗化学品运输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悲剧。

“夺命快递”事件的始作俑者无疑是涉事化企,也充分说明化工企业加强自律的重要性。试想,如果快递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开展业务,如果涉事化工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要求进行流通,也不至发生类此事件。自律不到位,那么出事是早晚的和必然的。本次涉事的湖北荆门熊兴化工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熊兴化工隐瞒寄送物品、圆通快递审检及把关不严,是“夺命快递”的重要原因。这也暴露出监管部门管理上的问题。政府对包括快递公司在内的物流企业常态化的检查与监管必须跟上。

但现在我国在安全监管上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起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后,肯定会突击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检查。“夺命快递”事件也不例外,国家邮政局已经下发文件,正在对邮政和快递公司突击检查。但问题是,一两次的突击检查治标不治本。平时的常态化检查如何进行、日常的监管又怎样跟上,才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

据报道,涉事化工企业以类似的方法先后通过快递寄送样品20余次,快递公司也不止圆通一家。这说明,小宗化学品通过快递方式邮寄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前存在,以后也不会很快被杜绝。

由此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光靠“堵”显然难以奏效,“疏”才能治本。

有人不止一次地向笔者反映,小宗化学品因业务量太小,难以得到正规危化品运输企业的青睐。据笔者了解,化工企业、医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等,都有小宗化学品邮寄的需求,也大多选择快递的方式进行。

笔者认为,规范小宗化学品运输,为小宗危化品的运输提供方便,才能真正起到“疏”的作用。普通快递公司并不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有关主管部门应对物流公司传递小宗化学品的业务资质、检测手段、运输装备、业务流程、安全措施、审验环节和操作规范等做出更为严格约束,建立起规范的小宗化学品运输绿色通道,以满足小宗化学品流通的现实需要。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