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作为2013年石化联合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得到了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联合会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企业深入交流,对行业进行把脉会诊,近日完成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将炼油、氮肥、磷铵、氯碱、纯碱、电石、甲醇、氟硅八大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抄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本网将对专题研究报告进行系列报道。
磷铵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磷铵行业现状
磷铵包括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是磷肥的重要产品,约占磷肥总产量的75%,属于高浓度磷复肥。截至2012年底,我国磷酸二铵生产能力约1850万吨,实物产量为1459万吨,产能发挥率为78.9%,折纯产量663.4万吨P2O5,占磷肥总产量的39.2%;磷酸一铵生产能力约1650万吨,实物产量为1328万吨,产能发挥率为80.5%,折纯产量596.1万吨P2O5,占磷肥总产量的35.2%。
产业集中度较高。云、贵、川、鄂四个产磷省的磷酸二铵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0.5%,一铵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7.3%。产品生产向大企业集中,磷酸二铵产量前十名企业占总产量的83.5%,一铵产量前十名企业占总产量的48.2%。
出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我国磷酸二铵表观消费量1082万吨,国内需求量在700万~750万吨,出口393.4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27%。磷酸一铵表观消费量1226万吨,下游复混肥生产需求量约800万~900万吨,出口59.5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8.6%。
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引进建设了一批大型湿法磷酸和磷酸二铵装置。在认真研究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国磷肥生产特点的生产技术。目前,30万吨/年磷酸、40万吨/年磷酸一铵、60万吨/年磷酸二铵装置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尾气风机、减速机等关键设备仍需进口。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取得重要进展。磷石膏处理和利用是世界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攻关,目前我国已可将磷石膏用于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及石膏板、石膏砌块等石膏建材,还有少量经化学分解磷制硫酸、硫铵等。2012年我国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已达24.3%,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多家企业实现了余热回收利用,废水封闭循环利用,含氟、氨和粉尘等废气的有用成分得到了充分回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二、磷铵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能严重过剩,部分地区还在盲目建设
目前磷酸二铵、一铵产能过剩比例均超过100%,2012年国内产量大于市场需求的比例均超过了40%,超出了市场调节的弹性范围。企业库存大幅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磷酸二铵企业库存量同比上升88.1%;一铵企业库存量同比上升104.4%。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程度,价格出现单边下滑,且看不到止跌回稳的迹象,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亏损面和亏损额增加,生产经营陷入极度困境。
与此同时,在贵州、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区,伴随着新磷矿资源的勘探发现,投资热度持续高涨。据统计,近一两年内至少将增加200万吨湿法磷酸和200万吨磷酸二铵、10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这些新增产能不仅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还将消耗大量磷矿资源,特别是稀缺宝贵的富矿资源,极大地缩短我国磷资源的保障年限,影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磷石膏堆存造成巨大安全环保隐患
磷铵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磷石膏废渣,目前,堆存量已超过3亿吨,并且每年还将产生5000万~8000万吨,是目前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易造成环境污染。部分企业没有规范的磷石膏堆场,存在乱堆乱放和老渣场设计水平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造成潜在的污染问题日益凸现,磷石膏的堆存隐患已经引起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磷石膏如何实现安全堆存和合理处置已成为困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磷铵出口形势严峻,出口“窗口期”抑制了国内企业把握国际市场的机会
近年来,国际市场磷铵扩能十分活跃。预计2016年前摩洛哥、沙特等新建装置将增加400万吨磷铵生产能力,2020年前还将增加600万吨,其生产成本、供应量以及运输均比我国更具优势,且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目标直指我国的传统出口市场印度和东南亚。另据国际肥料协会(IFA)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之前全球还有20多套加工型磷肥装置投产,且大部分是磷铵。随着海外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未来几年国际磷铵供应能力将大大增加,国内磷铵出口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同时,目前世界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印度因卢比贬值、政府对磷肥的补贴大幅减少以及国内库存增加,对磷肥的需求下降。世界经济疲软也抑制了全球生物燃料原料的种植,化肥的整体需求在减少。原磷肥主要供应地区北美和前苏联地区,也都呈现比较严重的供大于求,均需国际市场来消化。因此,未来全球磷铵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会进一步恶化,国内磷铵依托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的空间越来越小,出口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我国对磷铵出口实施淡旺季“窗口期”管理,国内磷铵出口集中于明确的时间段内,易被国际磷肥供应商与买方共同利用来操纵市场,导致国际磷铵价格一到我国出口窗口期即下降,成为国际上竞争对手的“保护伞”,限制了国内磷肥企业把握全球市场的机会,降低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四)产品质量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磷酸二铵作为我国最大的磷肥出口产品,其产品标准等级之间差别较大,加上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国际通行贸易标准差距甚远,一等品、合格品与优等品的氮含量相差20%以上。近年来,由于我国磷酸二铵产品氮含量不足,质量不稳定,粒度控制与国外产品也有差距,导致在贸易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缺乏价格优势,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三、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的现状,围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遏制磷铵行业投资热度,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第一,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各地方政府应认真执行《磷铵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建和改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磷复肥项目的审批,建议停止新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磷复肥项目;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公告企业在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取消用电优惠。依据国家有关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规定严格执法,对管理水平差、污染严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制定政策,引导其转产、改产或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对照已发布的《磷石膏堆场运行和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加强磷石膏堆场的规范运作,对没有规范磷石膏堆场的企业给予整改期,到期不能实现整改的,勒令退出市场。争取到2015年,全国磷酸二铵产能控制到1500万吨以下,磷酸一铵产能控制到1200万吨以下。
第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进程。加大磷矿中伴生氟、硅、碘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广应用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替代高耗能高污染的热法磷酸,进而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消化过剩产能。推行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保证磷石膏的安全环保堆存,减少环境污染,维护行业形象。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进程,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的磷石膏利用技术,拓宽市场,走多元化综合利用的道路,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到2015年磷石膏年产生量下降到5500万吨,磷石膏利用率达到30%,2020年磷石膏利用率达到40%。
第三,取消出口窗口期。现行的磷肥出口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肥料价格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目前这一政策已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实情。建议取消磷铵出口关税,不设窗口期,以提升我国磷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加快磷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向国际市场转移部分过剩磷铵产能。
第四,提高磷酸二铵产品标准。建议修改磷酸二铵产品标准,仅保留优等品级,把磷酸二铵培育成出口型产品,利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市场消化部分产能,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目前我国磷酸二铵符合国际通行贸易标准的产能已超出国内需求,其余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二铵产品全部归为一铵,细化品级,保证国内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联合会产业发展部
石化联合会化解产能过剩专题报告之四:氮肥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石化联合会化解产能过剩专题报告之三:电石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石化联合会化解产能过剩专题报告之二:氯碱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建议
石化联合会化解产能过剩专题报告之一: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