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停批新建产能 地炼游说油品进出口权落地

   2014-01-16 中华石化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32

中华石化网讯 1月9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决定,不再核准新建炼油产能,并力争用5年时间,有效化解炼油行业的过剩产能。

记者获悉,目前山东有大小63家地方炼厂,是全国地炼企业最集中地区,也是产能最大的区域,截至2013年年底山东地炼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1.1亿吨/年,而此前有机构预测,2014年山东地炼还将迎来史上最高产能扩张局面,新增产能将达到5200万吨/年。

金银岛分析师石琳琳认为,由于原料无法满足,2012年山东地炼产能利用率仅为55.1%,2013年甚至仅维持在40%上下,因此停批新建产能一定会加速地炼产能的整合,“但中央政府应基于公平原则,尽早给予那些达标企业以原油、成品油资质和配额,以满足它们正常的生产需要。”据她透露,虽然2013年业内即传出有多家山东地炼企业将获得石油进出口资质,并拿下每年2000余万吨原油进口配额,然而时至今日,尚未见到中央政府有实质性动作。

多位石油业资深人士称,随着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山东地炼企业会更加急迫地谋求成品油出口权,“要么集体降低开工率,要么大规模出口。”

“中国炼油产能肯定已经过剩了,过去央企动辄85%以上开工率的日子将不再,”有石油央企总部人士坦言,“因此今后市场拼抢的是服务、质量、价格等细功夫,成品油市场竞争将真正展开。”

山东停批炼油产能

“不扩建,意味着错过油品升级等市场机遇,最终被市场淘汰;而扩建后却无法开工,企业又将面临巨大的成本”

同时被山东省政府停批的还有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轮胎等多个行业的新建产能。这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后,山东省政府最新的表态。

截至2013年年底,山东地炼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1.1亿吨/年,催化加工能力达4387万吨/年及焦化加工能力4145万吨/年,加氢装置达至5160万吨/年;而且2014年山东地炼企业的产能预计还将猛增5200万吨。这意味着仅2014年山东地炼一次加工能力仍将提升近50%,并使自己总炼油能力占据全国20%以上,“虽然很多装置还不配套,但是这还是山东首次占据如此巨大的份额。”上述石油央企人士称。

然而,与巨大规模不相适应的是这些企业极低的开工率。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山东地炼开工率仅为55.1%,远远低于中石油、中石化开工率80%以上的水平;而且“自2013年起,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地炼开工率一直维持在40%上下,最低时甚至只有35%。”

新建产能的巨大投资与企业极低的开工率之间的反差,令很多地炼企业叫苦不迭。2013年7月1日起,柴油国III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2014年起,全国汽油也将迎来“国IV时代”,升级时间表如此紧迫,山东地炼压力巨大。息旺能源数据显示,如果安装一套30万-50万吨/年的加氢脱硫装置,成本为7000万元以上;如果是150万吨/年的脱硫装置,更高达2亿-3亿元人民币。

“不扩建,意味着错过油品升级等市场机遇,最终被市场淘汰;而扩建后却无法开工,企业又将面临巨大的成本。”有山东地炼负责人说。

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多家山东地炼企业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募集资金,并背上了巨大债务负担。然而2014年后再希望通过借贷方式完成扩建,也没有机会了——“此次我省要求,今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得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等手续,质监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控制产能规模。”山东媒体大众日报称。

博弈进出口权

“(未来国内炼厂)要么集体降低开工率,要么大规模出口。”

山东地炼只是中国炼油业的缩影,中国炼油能力整体过剩已是事实。

息旺能源预计,至2015年年末开工率持稳的情况下,中国的汽油出口能力(剩余产能)将可能从目前的约500万吨/年增长到800万-1000万吨/年,柴油可能超过1500万吨/年,分别仅占到其产量的约10%和7%。

既然炼油产能过剩,既然中央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那么市场的作用就必须允许发挥“(未来国内炼厂)要么集体降低开工率、要么降价促销,再要么大规模出口。”息旺能源研究总监李莉说。

“截至2012年底中国一次炼油总能力达到6.4亿吨,随着湛江中科石化等在建产能的陆续投产,到2015年一次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李莉称。

2013年,央企中石化为化解自身炼油能力过剩的矛盾,于2013年一季度和2013年12月两次大规模向东南亚市场出口柴油,虽然总量仅在百万吨上下,但却引发东南亚市场剧烈波动。

息旺能源数据显示,自2012年10月以来,中国的柴油出口量就在不断地增大,不但逐月环比增加,而且较前年同期也有了惊人的涨幅:10月14.4万吨,同比增长9.1%;11月30万吨,同比增长123.9%;12月36万吨,同比增长490.2%;2013年1月38万吨,同比增加295.8%;2月25万吨,同比增长242.5%;3月42万吨,同比更增长650%。

随着中国柴油出口的大幅增加,新加坡柴油市场均价也持续走低,从最初的130.27美元/桶滑落至2013年4月的117.19美元/桶,跌幅达11.2%左右。

多位石化业内人士认为,中石化向东南亚市场抛售柴油,既可解炼油产能过剩之忧,更可保住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持续坚挺,而且还能达到打击竞争对手的作用,“毕竟开工率是考察一个炼油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的重要指标,而出口成品油却只有两大集团所有。”

随着山东省府停批令下达,地炼企业谋求原油成品油进出口的冲动大大增加。

2013年中期,石油业内即传闻有四家山东地炼企业将获得由商务部颁发的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并直言2013年底即可获得总数量达2200万吨/年的原油进口额度。

然而直至今日,仍未见到商务部的“定论”,这引起了多位石油业内人士的疑虑和追问。

“中央政府应基于公平原则,尽早给予那些达标企业以原油、成品油资质和配额,以满足它们正常的生产需要。”石琳琳说。

最新消息称,在山东省政府方面支持下,一些地炼企业代表近日再次赴京游说,希望商务部能尽快向它们颁发石油进出口资质。“像山东垦利等企业,一旦获得进出口资质,一定会用足政策空间,在这方面国企显然不如民企灵活。”上述石油央企人士称。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