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精神的一座座石书

   2013-12-31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25

    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文化特质,有许多体现形式,其中企业雕塑因为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成为记录企业精神的石书,是一道永不老去的风景。

    在仪征化纤厂区和生活区,有许多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雕塑,有厂雕、纪念性雕塑、环境雕塑,构成了仪化一道独特的企业文化风景。

    三十多年前,胥浦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是没有雕塑的。当一幅描绘化纤城的蓝图在胥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铺开后,一幅硕大的银翅,焕发出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迟到的“青春期”。后来,富裕的胥浦农民也在镇政府前为伍子胥塑起的一座雕像,与仪化的雕塑辉映成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今天的人文景观。

    二十多年前,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我漫步走到仪化工人影剧院,伫立在“青春”的雕塑前沉思与遐想,写过一篇散文《雕塑前的情思》,散文引题引用了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噙着眼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座永远年轻的雕塑,展示了仪化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奋发向上的情怀。随着仪化的不断发展,仪化兴建的一座座厂雕、纪念性雕塑、环境雕塑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由于工作的因素,经常下厂采访,每逢看到这些厂雕,我总要放慢脚步,侧目凝视。1995年,仪化三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仪化又兴建起两座大型厂雕。火热的生活召唤我们,崛起的群雕孕育着诗情,我和仪化文协的诗友们组织了一次“仪化群雕”五月诗会。在创作前的一次聚会上,公司美协的同志给大家讲了仪化群雕创作由来的一个故事。

    有一年春天,曾有一批画家来风尘仆仆来到仪化深入生活,并打算创作一组反映仪化的巨型群雕作品,当久居画室的画家们兴致勃勃驱车行驶到仪化厂区时,看到蓝天白云下,“巨轮”造型的公司行政办公大楼昂首东进,银白色的塔罐林立,高低错落,红色、蓝色、银色的管线如蛛网,纵横交错,热媒炉直接苍穹,冷水塔如豪情的酒杯,长江之滨塔吊高举长臂……画家们感叹了,这不就是一组巨大的现代化的雕塑作品群吗!画家们感到很难用一组大型雕塑表现出仪化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和气势。后来又有一批浙江、上海、南京的画家来仪化,他们调整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视角,以厂、以人、以生活区的文化设施,进行单个创作。

    “仪化群雕”五月诗会,仪化的“工厂诗人”对仪化的全部雕塑以及标志性建筑物进行配诗创作,以“一诗一画”的形式刊登在厂报副刊“胥浦河”上,其中一位诗作者以具有船的造型和船的意蕴的公司行政办公大楼为题,这样抒怀道:“……潮起潮落的洋面/中国号的航船,曾经只能低垂锚链/只因为/轮下的水域,春汛时冲出了门槛/你来了,来自一个梦想/在浩渺的洋面高挂“国家队”的旗帜/与赫斯特、杜邦、伊斯曼同行/中国,获得了一个伸展的视线。厂雕有涤纶一厂的“三原色”、“手”、涤纶二厂的“搏”、涤纶四厂的“攀登”、涤纶五厂的“飞翔”,化工厂“浪潮”,此外生活区还有“仪化”、“青春”、“追日”、“少女与仙鹤”、“母与子”、“群星争辉”、“泉”、“信天游”、“无题”等雕塑,诗友们在一次次感悟中、一次次寻魂中诠释雕塑文化的内涵,并发现仪化先后崛起一座座厂雕构成了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以后,每次静静地、深情地凝望那些经历风雨洗蚀留下印痕但永远不变的厂雕,仍会涌起一股心潮,引起一种遐想,产生一种精神力量。

    使者奉命而出,三十多年前,仪化承载了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历史使命,有过辉煌的过去,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如今正经受着“历史性考验”,在困难的岁月和坚实的土地去负重前行;“企业要有未来,就必须不断满足国家、人民新的需要”,承载起“让人民穿得更好”的新使命,创造一个“新仪化”,实现转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需要每一个仪化人弘扬优良传统,在新的创业征程上,付出更加艰苦和超常的努力,共同铸造起一座新的精神石书。(翟瑞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