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页岩气可开采量超 3000 亿方

   2014-01-24 中华石化网华西都市报

42

中华石化网讯 自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同意设立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来,加强页岩气开采、就地转化利用,便成为川南页岩气城内江、宜宾的最大心愿。目前,全国首个央地合作的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公司已在宜宾挂牌成立,在打造页岩气全产业链上,宜宾跃跃欲试。而内江市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也积极呼吁,恳请国家和省协调中石油公司,引入多元投资主体,组建平台公司进行联合开发利用,比照宜宾页岩气开发模式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

现状:威远成为全国首个页岩气开发实验区

生活在威远县城的黄先生在城里经营着一家200多平方米的餐馆,餐馆里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然而黄先生不知道,自家的天然气管道里有一种“特殊”的燃气—页岩气。这种从岩石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2011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新发现的独立矿种。

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009年12月18日开钻的“威201井”是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次年7月31日,经过加砂压裂测试后,这口井日产气1.08万立方米,且气质优良。

之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又开钻威201井实验井、威201—H1井、威201—H3井、威202井,并陆续成功开采,合计日产气5万立方米以上。如今,开采的部分页岩气并入曹威管线主供县城生活燃气,威远也成为全国首批使用页岩气作为燃气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个页岩气开发实验区。

前景:内江页岩气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昨天,记者从省第十二届人代会内江代表团的一份建议中了解到,据初步测算,内江市境内页岩气地质储量约6-8万亿立方米,可开采量在3000亿立方米以上。

按照《四川省页岩气发展规划(2012-2015)》,威远勘探开发区位于威远县、资中县、仁寿县、荣县境内,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到2015年,基本完成内江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力争探明页岩气资源储量1100亿立方米。同时优选一批有利目标区和远景区,力争建成1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园区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十三五”页岩气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省人大代表、内江凤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开明介绍,预计在5年-10年内,内江市页岩气年产能力争达到2亿立方米-5亿立方米,随着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将为内江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建议:引入多元投资主体组建平台联合开发

“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工作,对改变我省油气资源格局,保障能源消费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人大代表、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照明说。

内江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也引起了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副主席张崇国的注意。他认为,由于受国家政策、勘探技术等因素影响,内江市页岩气勘探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业产能。他吁请省政府协调中石油公司,比照长宁模式,由省、市国有企业入股与中石油公司组建平台公司进行联合开发利用。

此外,省人大代表黄照明和李开明也提出建议,可引入多元投资主体,组建平台公司进行联合开发利用,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利益。同时,他们还恳请国家和省尽快出台支持页岩气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就近建设页岩气产业园区,推动页岩气综合利用。

页岩气开采宜宾模式

民用优先:上罗镇500余户率先用上页岩气

2012年8月,宜宾市珙县上罗镇成为全国第一批使用页岩天然气的乡镇,这里创下我国页岩气民用的“第一批单”。“以前大家都使用罐装液化气,每户每月至少要花120多元。使用页岩气后,每个月气费仅需30-50元。”上罗镇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孙希贵说。目前,上罗镇已有500户居民用上了页岩天然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上罗镇已建设了10个钻井平台,4个新确定的钻井平台,也即将启动建设。目前已建成的钻井平台分布在上罗镇的星光村、龙洞村、穆家村等8个村落,每个钻井平台都有4-6口井。去年3月,上罗镇启动输气管道安装工作,预计今年四五月安装完成。届时,这里开采出来的页岩天然气将开始外输。

就地利用:宜宾将打造页岩气全产业链

“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4200平方公里的长宁区块页岩气开发正式拉开序幕。”省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在宜宾代表团分团讨论会现场曾表示,2014年,将把页岩气作为宜宾头等大事去推进。据了解,页岩气开采、就地转化利用,第一是民用,第二才是车船用燃料和工业燃料使用。

今年,页岩气也被当做宜宾头等大事来对待,宜宾提出要打造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等配套服务全产业链。对此,宜宾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成立的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将加入页岩气开采,而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将提供勘探、钻井等相关配套技术服务。“这必将加快宜宾页岩气开发步伐,打造全产业链。”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