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教育:四大预警发人深省

   2014-01-16 中国化工报辛晓

448

安化集团公司以“师带徒”活动为抓手,让新进厂大学生与业务骨干结成师徒对子,以传、帮、带的方式传授岗位技能和工作经验。图为师傅在给徒弟讲解设备内部构造。 (金俊莲 摄)

 

  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稳步增长,化工教育事业近年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技术类专业的各类院校已达1800多所,在校生超过100万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已进入由大到强的转型期,化工教育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最近,业界针对化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四大预警。


  结构预警:人才比例严重失衡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十二五”开始进入由大转强的战略转型期,由此,行业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调整传统产业和开发新型产业的任务艰巨。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但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化工教育还不能满足行业转型的需要。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8万家,从业人员700多万人。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增加10.4万人,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还远不能满足需求。据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驻会副会长任耀生介绍,全国石油和化工类专业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数量连续几年持续增长,2011年在校生规模突破百万大关,其中本科在校生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虽然规模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化工类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据预测,2010~2015年,全行业普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增加10.4万人。若按2011年全行业毕业生实际情况计算,供需比为1∶1.96,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口。若要实现《化工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中提出的高职、中职在校生65万人,年供22万人的目标,供需比为1∶1.25,仍然存在缺口。


  人才缺口大,还特别体现在高职、中职毕业生缺口大。一次针对部分石油和化工企业的调查显示:2011年在职员工总数中,生产人员所占比例最高,达69.09%,其次是管理人员,占13.71%,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比例接近,各占4.5%。新进员工中,生产人员的比例高达76%。由此可见,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更倾向于吸收中职、高职毕业生,他们成为了企业的“香饽饽”。但调查也发现,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全国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中的数量并不占优势。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本科在校生占总数的52%,高职仅占28%,中职仅占20%。尤其是中职,其招生规模甚至出现连年整体下降的趋势。业内人士预测,要使行业人才供需比达到1∶1,需要高职、中职在校生现有规模翻一番,达到82万人。


  可见,目前我国化工教育的培养规模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倒挂,人才结构也存在比例严重失衡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改善,企业所需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而增大的缺口很可能由大量未经技术培训的农民工补充,而大量本科毕业生却面对就业难题。因此,业内建议,今后一个时期应控制本科规模,大幅增加高职和中职后备人才的培养比例。


  布局预警:部分院校规模太小


  任耀生指出,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应与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是集约化、大型化、园区化、临港化,而我们相关专业的布局却仍呈现分散化、小型化、村落化、作坊化。


  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012年开设化学工艺专业的中职院校中,有68%的院校专业规模不足200人,有19%的院校专业规模为200~500人,1000人以上的院校仅占3.5%;开设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的中职院校中,规模不足100人的占了46.8%,100~200人的占了19.9%, 2000人以上的院校仅占1.6%。2012年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中,69%的院校专业规模不足200人,25%的院校专业规模为200~500人,1000人以上的仅占2%;开设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中,规模不足100人的占了33.4%,100~200人的占了21%,3000人以上规模的院校仅占1.4%。


  “据我们统计,我国近1/3的职业院校承载了60%~80%的专业规模,其余的院校则规模较小、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和质量的参差不齐。” 任耀生说。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应与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应当压缩和撤减小、散、差的职教专业点,让资金和政策向石化专业配套、专业优势强的院校倾斜。


  文化预警:谈“化”色变影响择业


  “我们始终关注招生、关注规模、关注效益、关注专业、关注课程,这无可厚非。但曾几何时,谈化色变、妖魔化化工的情况,使得社会上频频出现对化工的误解和曲解,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化工类专业的招生和择业。”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先看择业。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表示,化工类本科毕业生在化工类行业的就业比例令人堪忧。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数据:2010届化工类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化工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为47.3%,2011届这个比例为43.4%,2012届这个数字为48.1%,均未超过一半。这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化工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在化工行业就业。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产业发展的遗憾。


  再看招生。从我国13个主要专业类别的首选志愿比例来看,化工类专业排名倒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土建类、机械类、能源动力类,与化工有关的化工与制药类排第九。有的学生即便报考了化工类专业,入学后又想方设法转换专业。13个主要专业类别中,有意转换专业的比例以化工类居首,其中生物工程类排第一,化工与制药类排第三。学生转换专业的原因,主要为:“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和“就业前景不好”。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化工理应获得应有的地位、尊重和认可。但现实却屡泼冷水,社会认知的偏见屡见不鲜,抵制化工项目的群体事件频频上演。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如果将来孩子们都不报化工专业,不学化工,化工人才何以为继?产业发展何以为继?”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对此,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熊传勤建议,大力普及责任关怀理念教育是关键。他表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作为支柱产业,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曾付出巨大的环境与安全代价。这使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使化学工作者再度反思肩负的责任。当前,行业正在全力推进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 倡导,针对化工行业自身发展提出持续改进环保、健康、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责任关怀,向世人展示化工企业在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使化工从业者肩负起对环境、生命、社会的责任。他认为,责任关怀理念也应该是石油和化工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熊传勤建议,推进先进的文化要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化工院校作为石油和化工后备人力资源队伍的基础、一线技能技术型人才的摇篮,迫切需要普及责任关怀教育,将责任关怀理念引进石化类院校课堂里,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当前,化工职业教育应倡导加强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专业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理直气壮说化工、做化工、学化工”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了解化工、热爱化工、献身化工,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最终落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上。


  转型预警:技能人才较为短缺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对安全生产要求高,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对节能、环保及物流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对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


  在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石油化工类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有了很大变化。记者发现:修订后的职业分类体系包含76个职业、243个工种,其中取消原有职业10个,新增职业15个,新增工种99个。职业分类大典对从业人员较少、已被先进技术替代或在生产组织中属于工种(岗位)的10个职业予以取消,它们是:油加热工、蒸发工、蒸馏工、萃取工、吸收工、吸附工、干燥工、结晶工、高频等离子工、二硫化碳制造工等;依据工作性质相似性和技能水平相似性的原则,职业分类大典将过于单一的化工单元操作职业进行了合并,过滤、加热、蒸发、蒸馏、萃取、吸收、吸附、干燥、结晶等9个职业被合并为化工单元操作工。淘汰落后的,合并单一的——新的职业分类反映了石油化工类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


  此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生产工艺、高科技产品、新型装备的不断应用,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复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人员知识、技术层次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


  但是,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不能满足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型、复合型的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院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调查显示,企业新增员工中,有近20%的职工来源于未经院校教育培训的高、初中生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没有得到保障。


  一方面,企业对职工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却不得不雇佣大量无专业背景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由此可见,人才素质落后已成为制约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瓶颈。产业要转型,人才更要转型。培养大批高端的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化工院校的当务之急。(图表数据来源: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