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毅在工作现场。 |
持续多日的雾霾丝毫不惧横扫华北的寒流,路上、林间、田野还被雾蒙蒙地笼罩着。1月17日8时30分,班车准时抵达华北油田采油四厂永清作业区永清站。李绍毅匆匆下车,在安全自省镜前认真检查劳保穿戴合格后,就走向岗位。站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全站安全生产8741天,安全值班:李绍毅。
采油四厂永清站对华北油田而言意义不同寻常,因为华北油田是全国第一家向北京供气的油田,而永清站是向北京供气的首站。永清站对李绍毅而言,更有特殊意义,因为从参加工作算起,他在这里工作已经29年了。永清站越来越靓,而他却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头发稀疏的老师傅。
自豪,我是北输气人
“当年,提起向首都供气,那个自豪!”谈起自己的站和工作,李绍毅依然激动,说话也有些跳跃。在他的诉说中,20多年的岁月向我们扑面而来——
1985年10月23日,永清站开始向首都供气,至今,已累计外输天然气30多亿立方米,先后荣获团中央“青年优秀工程”、河北省“园林式单位”、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18次。
永清站在李绍毅和同事的手中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规范,保供天然气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大以及冬季用气高峰期的临近,天然气需求骤增,永清站提前进入高负荷生产阶段,针对昼夜和冷暖天气管网系统用气量变化大的情况,计算出用气高低峰值和时间间隔,提前预警并合理安排外输供气量,保障民用及重要用户用气。为避免计量纠纷影响供气秩序,他们在入冬前就对各类阀门、压力表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阀门和流量计;对流量计采用打铅封等方法,严格执行周气量化验制度、过滤器排污制度等,将管网计量输差控制在正负1.5%的正常范围内。
李绍毅在站上每个岗位都工作过,对每台设备都了如指掌。“这4具球罐罐存的是石油复合产品,每个罐三年一大检,一年一小检。”上午11时,笔者跟着他巡检罐区,他指着罐顶有些锈蚀的地方说:“检修时,得把这地方的漆打掉,用仪器一点一点测。每具罐有47道焊口,每道焊口有11层,这是检修的重点。”
“李师傅就是我们永清站的‘一站通’。”永清站站长郭胜勇由衷地说。他也是李绍毅带过的徒弟。
自豪渐渐变成了责任
“自豪也就是刚开始几年的感受。现在这种感觉淡了。”李绍毅说:“快30年了,天天与天然气打交道,真正了解了,心里反而越来越胆小。”
李绍毅说一进站看到安全生产多少天,自己的神经就会立马绷紧。他说:“咱这儿是天然气处理站,国家一级防火防爆单位,安全上容不得丝毫含糊,首要任务就是安全。”
对安全,永清站不仅仅重视,而且更加重实:搭建起远程红外线摄像监控系统、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智能语音报警系统、生产快速反应系统四大保障系统,健全完善了以HSE为基础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形成《永清站管理制度汇编》,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跟随李绍毅巡检时,笔者注意到关键部位都有一个“安全巡回检查拨表”。李绍毅说,站上在重点危险部位设置了“安全巡回检查拨表牌”,作为检查当班员工、安全监督员巡检情况的依据。除此以外,这个站还制定了“一日一清工作写实制度”“员工操作卡制度”“六交六清制度”“应急演练常态化”等安全管理办法,并要求员工在岗位长和技术干部的带领下每周走一遍生产工艺流程,每月默画一张工艺流程图,每季度检验一次学习效果,通过眼看、手摸、耳听,提高操作技能。
“这个车装得有点快。”刚巡检回到值班室,李绍毅的眼睛仍不时转向窗外装车区一辆正在装三号油的罐车。看到他实在不放心,笔者决定随他过去看看。李绍毅几步赶过去询问司机情况,司机爬上罐车后他还一再叮嘱:“要站在上风口!”
老李的心结
值班室门前,菜地的畦还在,但基本没什么东西种了,只有两畦过冬的菠菜透点绿色。平整的菜地上,新挖了一个半米深的坑。这是准备做什么呢?
李绍毅说,就是这个坑给他上了一课。1月15日刚接班巡检时,他在这块菜地上看到有一块脸盆大小的水渍,问了一遍值班员工,都说没在这泼水。他捏起一撮泥土闻了闻。“怎么有油气味?”他更加纳闷了。
“不会是哪根管线有泄漏吧?那可就是个大麻烦了!”他赶忙拿起铁锹将渗水的地方挖开,边挖心中边暗暗祈祷着。
当挖到30厘米深的时候,他看到了有根管线不时往外渗着污水。仔细回忆后,他想起来了:这根管线是十几年前脱丙烷装置的放空阀管线。当初装置拆除时地面的装置阀门都拆除了,但地下管线没有进行彻底切除,当天正赶上进站阀组开阀门排污水,余气回收线的压力将污水顶到了这段报废的管线里,判定管线焊接处老化造成了渗漏。
于是他立即向站领导汇报,站领导立即组织办理作业手续、落实安全措施,由维修班员工对焊点进行补焊,杜绝了废旧管线造成的隐患。
“快30年的老站了,地下的管线让人担心,而且电缆、管线纵横交错,要搞明白地下的情况越来越难。”李绍毅有个想法:尽量把站上有关的设计图、施工图都找来,让自己对这个陪伴了近30年的站尽快做到真正清楚。
“去年青岛输油管线爆燃事故也给我们敲了警钟,要搞明白地下情况不容易,但这个工作得做。” 李绍毅边说边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记录着,他已开始着手这项“地下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