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石破天惊”,形容中国石化的油品销售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产的改革措施虽不为过,但对于熟悉近年来该公司发展状况及其董事长傅成玉的人而言,这一举措并不意外。
2月19日,中石化公告发布后,“两桶油”及预热已久的“国资改革”话题,再度成为焦点。
“谁都知道中石化作为央企的重要性,其此次拉起‘央企改革’的序幕,更使之成为18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颁布后首批央企改革的先锋。”2月27日晚,一位接近国资部门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为何是中石化拉起央企改革序幕?
“首先这与傅成玉的执掌思路有关。”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出任中石化董事长以来,无论高层还是民间,都把傅成玉定位为“市场化改革派”。
“换句话说,中石化市场化改革在傅成玉领导下是早晚的事。”上述知情人士坦言,让市场觉得意外的是改革“提前”发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13年11月22日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或为中石化改革的催化剂。
主动请缨改革
三个多月前的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被定性为“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不仅让中石化300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被搁置,更让其管理层面临一场重大动荡。
首先,作为中石化掌舵者的傅成玉及众位高管难辞其咎,一旦严厉追责,中石化高层将面临大洗牌的风险。
2014年1月9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对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傅成玉行政记过,副董事长王天普行政记大过,股份公司总裁李春光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
“虽然几位领导都被行政记过,但至少保住位置,也保证了公司近年来‘改革’思路的稳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高层正因为考虑到中石化领导班子进行的市场化改革部署处攻坚之时,保持目前公司核心领导决策班子的稳定性,是中石化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或许被记过处分的数位高管也急需履行市场化改革的“责任”,以缓和“11·22事故”在高层中的负面影响。
2014年以来,中石化拉起央企改革大旗的意向便已经逐渐明朗。
中石化官网微博1月24日晚发布新闻称,傅成玉在集团年会上表示,将在专业化重组和市场化改革中,加大与社会资本和非公资本开展合作、合资力度,借以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正积极准备将现有存量资产再度组合,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开放。
“中石化改革的揭幕与以往多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这并非国资委布置的改革任务,是由傅成玉主动请缨。”上述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
“18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我们就把响应决定内容的改革提上议程,改革也是比照决定内容进行。我们是负责任央企,应该首先作出表率,政治正确必须放在第一要务。”对于混合制改革开启的时间,2月20日,中石化发言人吕大鹏如是回应记者。
傅成玉石化改革策
2011年4月8日,傅成玉由中海油总经理兼董事长改任中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其便积极推动中石化有关改革。
“市场化+专业化+投资者回报的三‘+’政策,成为他执掌中石化的主要思路。”中石化一位高层曾如此评价傅成玉的改革。
实际上,近三年,在傅成玉领导下,中石化市场化体制改革已经铺开。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远不只近期颇受关注的“下游销售渠道引入社会民资”。
“过去数年,中石化一直在寻求更市场化的发展,借助资本平台的优势,中石化集团专业化重组和分拆上市已初现结果。”上述中石化高层坦言。
2013年5月,中石化旗下炼化工程板块——中石化炼化在港上市。
记者获悉,早在2012年12月重组成立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板块——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划海外上市。
2013年12月,中石化已对旗下油田公司下发文件,要求各油田公司停止使用为油田提供钻井、固井、侧钻及工程技术等服务的部分公司,这一文件的背后,则是中石化正对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要求资质过期及到期的油田工程服务公司自文件下发日起立即终止施工。
“如果不出意外,2014年,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或将采取和中石化炼化一样的方式挂牌上市。”上述高层向记者透露。
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还有中石化润滑油板块。
以生产国防军工润滑油脂起家的中石化润滑油业务,上一次整合发生在十年前。2002年5月,中石化整合旗下多个润滑油品牌和业务,成立专业化的润滑油分公司,走出谋求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步,但当时的润滑油销售渠道仍依托于其传统的成品油销售公司。
直到2012年8月,润滑油销售渠道才开始从成品油销售渠道逐渐回收独立。而这一次润滑油销售渠道的回收,则为其上市打下基础。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