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畔绽放“石油金花”

   2014-03-06 中华石化网

112

/img/news/201401/20140311104217124.jpg
  付油班员工在流量计前认真记录付油数据。

油库,钢铁混凝土构筑的“堡垒”,“地火”盘踞的“龙潭”,在不熟悉情况的人印象中,应该是血气方刚的男儿驻守的“阵地”。然而在扬子江畔、鱼米之乡,东北销售临江油库中却驻守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女子公路付油班。4名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里演绎着如“地火”般红火的青春。

截至3月5日,于2013年9月5日投运的东北销售临江油库,运行整半年,累计完成公路“地付油量”10万吨,单日付油量最高时突破1000吨。

让人想不到的是,支撑这么大付油量的,却是4名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毕业生。“石油女儿”多奇志,不爱红装爱工装。在半年时间里,她们由“娇小妹”成长为在油库中绽放的四朵“石油金花”。她们曾创造出人均月付油3200吨、装车209车次的优异业绩。

“师傅!请把静电服拉链拉上。”“师傅,您的安全帽呢?赶紧戴上啊。”“师傅,等一等,先要把防静电线缆接地。”“师傅,请不要着急,等我完成安全确认再给您付油。”这是徐莹在保障付油安全。现场金属设备冷冰冰、车辆引擎轰隆隆,穿着一身规整工装的徐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额头上渗出汗珠,似乎浑然不觉。

抬手关闭闸阀,转身切断电源,拿起防爆对讲机向中控室报告,液晶屏上的数字停止跳动。从发现到解决因设备突发故障产生的油罐车冒顶隐患,孙毅仅用了10秒钟。眼见“一头洪水猛兽”朝自己冲过来,仍镇定自若,或许只有孙毅自己知道,那一连串规范操作动作背后,承载着多大的心理压力。

/img/news/201401/20140311104217125.jpg
  图为难得一起休息半天,王禹、张鹏、孙毅、徐莹(从左至右)在去草莓园路上合影。

王禹到付油班较晚,为能尽快赶上同事,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开小灶”,捧着油库工艺流程图在房间里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公路付油流程。几个月下来,之前那个刚到扬子江畔就哭花了脸的小王禹,如今已经驾轻就熟地独自顶岗。现在,她在自学油品化验知识,朝着油库复合型人才目标奔跑得越来越快,带动小姐妹们在业务上你追我赶,学习型班组建设越来越有模有样。

1月30日凌晨,张鹏走向付油区,向来坚强的她被泪水模糊了视线。当天是除夕,第一次离开家就在外过年的她正惦记着病床上的母亲。来到岗位前,张鹏立即收拾好心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连续扳动12个冰凉的闸阀后,开始付油。“妈,您好点儿没。我刚下班。”走出付油区,张鹏由“员工模式”切换到“女儿模式”。“妈妈好多了。孩子,你累不累?今天是年三十儿,想着给自己买点儿好吃的啊。”听筒里传出张鹏母亲关切的话语。(记者  范中中 通讯员  于斯淼)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