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企业向跨国公司转变

   2014-03-19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70

中华石化网讯 3月18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2014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记者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跨国油气投资已进入新阶段,中国石油公司能够与跨国石油公司同台竞技,并由单纯追求资源的国家石油公司,向具有投资属性的跨国石油公司转变。

《蓝皮书》指出,截至2013年底,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成果显著。我国已在全球33个国家执行了100多个国际油气合作项目,建成五大国际油气合作区,成为世界多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同时也推动着国际能源秩序的多极化。较早“走出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建成“海外大庆”,在海外形成了五大战略区,油气投资业务、物资装备和后勤支持等服务保障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形成,管理运作着82个油气投资项目,海外原油生产能力1.2亿吨,天然气生产能力22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能力1400万吨。

同时,中国海外油气投资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中国企业利用组织经验、服务队伍和装备优势,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竞争不是很充分、劳工政策不是十分严苛的苏丹展开合作。随后发挥石油企业综合一体化优势,参与政治环境不稳定的伊拉克的全球公开招标。现已发展到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合作。

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保持较快增长,突破1.1亿吨。展望2014年,中国油气产业将与非洲国家深入合作,中非合作将出现新机会;美国页岩气将拉动中美海外油气合作进程;中俄油气合作加速,前景美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将成为能源合作的新坐标。

彭元正表示,2014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微弱复苏与增长时期。欧盟和日本石油消费将继续下滑,新兴市场国家和亚太地区仍将成为拉动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并有望全面增长。2014年全球油气投资有望创新高。2014年中国原油贸易面临的机遇是:原油增长潜力较大,全球石油供给充足;美元有望升值,抑制油价上涨;原油进口权资质有限定,但向非国有企业逐步放开;地缘政治局势微妙均衡,对国际油市冲击减弱。另外,2014年成品油进口权限制将进一步放松,石油贸易重心将向成品油转移。

新闻链接:

《2014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预测:

● 天然气仍将供不应求

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3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4%,比2012年上升4.6个百分点。同时,天然气产量约112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9.1%,增速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中国油气供应形势依然紧张,油气生产企业着眼资源可持续性,加大油气勘探力度,2013年实现油气动用储量替代率100%。2013年中国新增天然气管道5795千米。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中国天然气消费随着管网的建成将明显增加,供应能力继续加强,但局部地区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 石油保供压力增大

2013年中国石油产品供需总量虽然保持平稳增长,但原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非洲,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7.4%,高依存度下要保障国内石油供应稳定的压力日益增大;成品油供需维持紧平衡格局,国内成品油价随国际原油价格出现高位波动;从天然气产量、净进口量与消费量比较来看,国内天然气市场基本处于供需平衡,但是受国内外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影响,价格处于稳中上升态势。

展望2014年,中国原油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对外依存度将超58%,国际油价保持高位窄幅震荡;成品油市场形势较为乐观,但柴油的供应问题受原料供应及炼油企业结构的变动,可能仍将面临供应不足等问题。预计2014年中国外需状况将小幅改善,石油需求也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增长2.2%,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原油价格也将保持高位震荡。

● 炼化产业盈利改善

2013年中国炼油化工产业呈现逐步回升、平稳运行的特点,全国炼油能力达到了5.4亿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2014年中国炼油化工产业的盈利状况将有一定改善;控制投资速度,将进一步优化炼油化工布局;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将充分发挥;安全环保、节能减排项目与产业升级、设备升级、工艺技术升级相配合,成效将更加明显。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