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从3月30日广东茂名PX项目引发群众聚集反对到4月5日PX网络词条“保卫战”,PX项目这个原本寻常的化工项目又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作为石油化工的中间产品,PX背后是世界范围内的庞大产业。作为基础化工产品,PX已经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PX,中文名称是对二甲苯,本身是低毒的,这是一个科学定义。但是,当PX进入生产流程,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它需要选址、建设、管理、监督各个层面的控制。这时,它就由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有媒体发表评论说,PX想要在中国起步,先要过老百姓这关。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这个PX到底是“低毒”还是“剧毒”,而是那个“万一”情况出现我们怎么办,这个PX对人有多大影响。
日前,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厦门、大连、昆明、成都和茂名等曾经规划投产PX项目的5城市普通居民中开展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在看待PX项目时最主要还是出于对健康的担忧,以及对保护环境的考虑。
环保部环评司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样,加之社会风险与环境风险交织,“邻避效应”突出,PX项目环境影响易成为关注焦点。当前一些地区出现反对PX项目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宣传引导的不够。
在PX中国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表示,“PX困局”已非技术范畴内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人士对其是否安全性存在争论,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企业的行为惯性,以及社会心态等复杂因素形成的信任危机,最终形成了“PX困局”以及“化工恐惧症”。
曹湘洪强调,现在社会对PX或者对石化项目产生一些误解,首先是因为一些炼油石化和化工企业没有做好安全和环保工作,先后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安全生产、污染扰民事故,使公众对炼油石化装置、PX装置产生了一种自然的恐惧感。
他指出,要消除公众对PX的恐惧感,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责任,杜绝各种重大的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的事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首先,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应迅速从以往的经验管理转移到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要向国外企业学习,安全检查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其次,企业要从以往出事故后追究领导者责任、扣工资和处分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企业规划、建设、施工到生产的全过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事绝不去干;第三,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到操作工人,加强培训非常重要;第四,企业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哪些安全环保风险,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止风险发生,要如实报告给公众。定期与社会进行沟通,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开门开放办企业。
“企业要把自己的事办好,让周边的老百姓信任我们的企业,这样事情就好办,现在中国的石化企业在这方面确实需要下工夫。”曹湘洪说。
但曹湘洪强调,“重大项目在遭遇公众反对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缓建、停建或者搬迁,而应在了解公众诉求的基础上,去寻找解决之道。比如说,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安全环保监管,由政府购买服务。这些在国外普遍接受的做法,在我国的安全环保监管中基本处于空白。”
为促进PX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元一表示,除了企业自律之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要到位。保护环境需要成本投入,这和资本利益存在固有的矛盾,政府应敢于担当,项目批准后应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职能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可以通过在排水口安装摄像头或其它方式来杜绝监管死角。
同时,社会监管也要到位。包括公众、各化工学会,大专院校等社会各界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关系切身利益问题进行监督。此外,媒体对于解疑释惑,追踪事态发展,获得真实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媒体监管也要到位。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也认为,业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全面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
人民日报日前发表文章表示,只有平衡好个体诉求与公共理性、多数利益和少数权益,共同涵养现代社会的公民素质,共同完善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将公共治理的目标与过程更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让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支持发展的一分子。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