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规模化用于化工生产

   2014-05-06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2251

中华石化网讯 “五一”过后,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简称川维厂)传出消息:重庆涪陵页岩气送入该厂脱硫一单元装置的单日气量达到了103万立方米,这是涪陵页岩气自4月11日输送到川维厂以来,首次单日输送量突破100万立方米大关。与此同时,以页岩气为原料生产出的化工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出川维厂。这标志着涪陵页岩气在重庆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作为中石化旗下唯一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化工化纤产品的企业,川维厂自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受制于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缺气阻碍了企业产能和规模的提升。2013年川维厂使用天然气9.61亿立方米,按满负荷需求天然气15.5亿立方米计算,缺口高达5.89亿立方米。

目前,涪陵页岩气供应量超过了川维厂每日实际用气量的三分之一。据川维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供应川维厂的涪陵页岩气在5月中下旬将会达到每日300万立方米,全年累计将达10亿立方米,届时涪陵页岩气源将占到川维厂用气量的80%以上。据初步计算,如果重庆涪陵页岩气一年供给川维厂10亿立方米,那么全年就会给川维厂新增80亿元的产值。

据悉,今年3月底,涪陵页岩气田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开发阶段,并计划在2015年底形成50亿立方米产能,到2017年形成100亿立方米产能。

在页岩气规模开发之初,重庆市政府就已谋划好应用途径:在国内率先建设页岩气液化生产LNG工厂,以及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注站,到2017年每年可消纳页岩气逾9亿立方米。在工业用气上,重庆市提出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使每立方米气源的产值达到25元以上,最大限度地将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

今年1月川维厂就开始为接收涪陵页岩气做准备,4月11日气源顺利送达川维厂输气站。至此川维厂已有3条气源管道供气,原料气源的多渠道供应为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和高负荷生产创造了条件。

川维厂使用涪陵页岩气近一个月来,各生产装置和设备均运行正常,产品均满足质量标准。4月底,川维厂以页岩气为原料生产的198吨醋酸乙烯产品首次出口到欧盟市场。

业界观点

广泛应用路还很长

本报讯川维厂用涪陵页岩气单日突破百万立方米,这一消息令业界振奋。不过,面对中国化工报记者的采访,业内人士表示,页岩气在大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期盼国家出台特殊政策加以助推。

重庆化医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重庆率先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工业应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重庆地区确定使用涪陵页岩气的化企有华峰化工、建峰化工、川维厂等几家。其中建峰化工与地处涪陵焦石镇的页岩气田毗邻,可谓占尽地利优势;川维厂是中石化旗下企业,而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主体也是中石化,页岩气自产自用再正常不过。这些优势其他地区和企业是否也具备,目前来看还待观察。而且,华峰化工的己二酸、建峰化工的聚四氢呋喃、川维厂的BDO(1,4-丁二醇)等都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对用气价格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这也为其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四川是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最大的省份。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曾祥春认为,页岩气在规模化工业应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难题。最主要的是成本难题,页岩气开采成本远高于天然气开采成本,以目前国内页岩气压裂技术工艺测算,完成一口水平页岩气井耗水上万吨,成本高达数千万元,远高于常规天然气井。因此页岩气的成本肯定比天然气高,供气方与工业用户之间的价格谈判必然举步维艰。在目前天然气价格机制下,页岩气距离规模化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周正明说,页岩气勘探开发系统技术有待统筹攻关。页岩气开发涉及资源评价、资源勘探、钻井、压裂、配套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型技术体系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技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急需国家从科技层面统筹攻关,多方协同、齐头并进,确保这一战略接续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开发效益。只有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开发成本,才能使页岩气规模化应用成为现实。

四川省部分化工企业的老总们一谈到用气就叹气,他们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具体的税费、土地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使页岩气开发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积极性,从根本上推动页岩气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同时,期盼国家给予化工等工业企业用气的特殊政策,助推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气头化工产业发展。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