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05-13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15

中华石化网讯 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煤制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环保压力大、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低、项目经济性不确定、配套管网设施缺乏、关键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等风险。在上周末于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煤及合成气制天然气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就煤制气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讨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指出,我国发展煤制气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对天然气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推动煤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后续项目建设将加快,潜在投资规模达千亿元级别。

李寿生表示,我国发展煤制气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自主研发技术,两条腿齐步走,一定会早日带来我国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春天。当前,煤制气技术发展必须立足于化工产业调转大局,将煤基合成气制天然气技术作为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之一,以此推动甲醇、合成氨、化肥等产业的结构调整。

对于中国煤制气的发展前景,有国外研究机构也表示看好。伍德麦肯兹中国及东北亚研究中心总裁杜文乐认为,中国强劲的天然气需求为天然气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中国已经开始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且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仍然缓慢,考虑到有限的天然气供应、未满足的天然气需求和气价的上涨,煤转化制气项目将继续显示出经济性优势。

同时,也有专家提出,煤制气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发展要慎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表示,煤制气产业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企业应该客观地看到,煤制气产业目前仍然面临着环保压力大、项目经济性受煤炭价格影响大、缺乏配套管网设施、关键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等瓶颈。还有专家认为,当前煤制气能源转换利用率不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自2010年国家批准建设大唐克旗、大唐阜新、内蒙古汇能、新疆庆华4个煤制气项目以来,全国累计已有60多个煤制气项目处于规划计划阶段。仅2013年全国就有8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路条”,合计年产能达811亿立方米。然而,尽管规划产能增长迅速,但迄今全国实际投产的产能总计仅有约30亿立方米。

此次论坛由中国石化联合会及庄信万丰工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业界观点

煤制气仍有比较优势

国际能源署天然气、煤炭及电力行业部门总裁拉兹·洛瓦罗:中国仍将非常依赖天然气进口,而天然气液化和长距离运输成本很高,因此天然气在中国永远都不可能很便宜。相比之下,中国自产的煤炭价格相对较低,仅从中国市场来看,我认为将来煤制气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北京中科合成油工程公司技术顾问唐宏青:煤制气将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天然气发电替代热电装置被普遍认为是治理雾霾的主要措施,在内地没有天然气资源和管道的地方,可以通过煤制气来实现。其次,先进的技术可以将煤制气的污染降到最低。

凯洛格布朗路特技术公司煤气化业务部门副总裁费萨尔·莫赫曼德:现在油气价格高位震荡,未来煤炭仍将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进口液化天然气在中国并不具备特别的吸引力。从长期来看,使用煤炭资源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在中国的能源政策中,也可以看到未来要建设大规模煤制气项目的表述,这是发展煤制气的政策保障。

权衡利弊慎重发展

两院院士、原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石元春:尽管中国能源特别是油气需求旺盛,但应积极探索其他保障能源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不惜资源与环境代价去搞煤制油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正确的煤炭利用方式应该是清洁发电,目前大容量、高参数的大型火电机组可以规模化、高效地利用煤炭,其环保和效率指标都很理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郭焦锋:试验结果表明,制取每千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4.5吨至5吨,若直接排放,每年将新增大量二氧化碳。水资源问题同样是煤制气项目绕不过的一道坎。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供给的约束,盲目发展煤制气,将给区域水资源平衡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付兴国:当前煤制气能源转换利用率不高,不应该大规模上马煤制气项目。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煤炭利用应优先发展煤电,向外输出电力能源。

中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张福琴:随着国内环保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煤制气工厂设计除了要符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还要具有适应未来更严格标准的能力。同时,煤制气项目还存在煤种、技术、人才与管理等诸多挑战,有可能带来新建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达产或生产不稳定的风险。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