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当前,大庆油田稳产、资源接替、效益、发展空间等矛盾和压力日益凸显,大庆市这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再受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庆市下游炼化和化工产业受制于原料短缺及结构单一,也已显示后继乏力迹象。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技术进步增储稳产、进口俄罗斯原油弥补下游原料不足、延伸产业链条、开拓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等,是大庆石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据了解,大庆油田经过55年的开发建设,已累计生产原油22亿吨。但目前“100吨采出物中90吨是水、10吨才是油”,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原油稳产压力越来越大,总体效益也面临严峻挑战。此外,由于原油资源外调,当地炼化产业原料缺口矛盾日渐凸显,产业链短、产品种类少、精深加工程度低的不足也暴露无遗。大庆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大庆石化产业正在多方突围。中石油透露,将探索引进消化俄罗斯原油的可行途径,把大庆打造成为我国东北方向引进境外资源的油气战略通道。
大庆油田总经理刘宏斌表示,在全力保持油气稳产的同时,大庆石化产业还可以拓展油气管道、油气装备、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等新业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庆油田将全力打造油气生产、三次采油、工程服务、装备制造、油气枢纽“五大中心”,推进实施业务增长工程。
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王德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炼油产品结构优化和化工原料多元化优化这两项关键工程,事关大庆石化公司长远发展。此外,大庆石化将实施低成本战略和精细化管理,发挥炼化一体优势,按照最佳路线配置资源,加快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大庆炼化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庆炼化将继续坚持特色和差异化发展。要抓好精品炼油生产,下一步要推进170万吨/年柴油加氢建设项目。在油田化学品生产方面,加快耐高温抗盐聚合物开发,满足中石油其他油田三次采油开发的需求。在高品质聚丙烯生产方面,要重点进行中熔高结晶耐热聚丙烯专用料、无规共聚透明专用料、PPR管材专用料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在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面,继续研发新产品,支持中石油昆仑牌润滑油成为世界品牌。此外,还要论证实施烷基化和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为公司发展储备项目。
“公司正规划建设55万吨/年裂解碳四/碳五/碳九/焦油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达7.1亿元,包括10个子项目。这是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我们必须坚定做下去。”大庆华科股份公司董事长徐永宁说。
目前,在大庆高新区,基础有机化工、高分子合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基础有机化工拓展乙烯衍生物,发展了聚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烯、醋酸乙烯、丁辛醇等多条下游产业链;合成橡胶领域发展了丁二烯橡胶、氯丁胶、乙丙胶、丁腈胶、丁基胶、异戌橡胶;精细化工主要有表面活性剂、胶黏剂、塑料助剂、阻燃剂、稳定剂、发泡剂、增塑剂和油田化学品等。但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产业链延伸和资源精深加工还有更大潜力可以挖掘。
国资委、黑龙江省、中石油座谈
政府企业共促大庆可持续发展
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中石油在大庆召开大庆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共同研究进一步推动大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期间黑龙江省政府与中石油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指出,中石油与黑龙江省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黑龙江省和大庆市发展,也有利于中石油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双方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双方要全力以赴保增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要着力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地企和谐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要通过老区挖潜、以气补油、以外补油、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等,稳住4000万吨油气当量产能,为支持国家和地方发展再立新功;要着眼长远,加快发展壮大接续产业,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石油装备制造业、石油工程技术和建设服务业,向全球石油供应链高端跃升;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强化保障,支持油田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表示,要积极推进中石油在黑龙江省油气业务发展。大庆探区石油仍处于勘探中期,天然气尚处于勘探早期,致密油、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看好,还拥有塔东战略接替区,具备稳定发展的资源基础。今后一个时期,中石油将坚持把油气勘探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打增储上产进攻仗。同时,稳步推进炼化和销售业务发展,加快打造形成我国东北方向引进俄罗斯等境外资源的油气战略通道。在上游业务领域,中石油将合资合作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规模开发能力;在炼化领域,中石油将支持地方配套发展橡塑产品等下游延伸加工产业;在天然气领域,中石油将全力支持“气化龙江”。
按照黑龙江省政府与中石油签署的《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项目、油气管道和仓储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油气供应、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大庆油田和佳木斯市还签署了援建同江协议。
新闻快论
抓住牛鼻子加快转型升级
大庆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黑龙江省的工业重镇,但当前大庆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今年一季度,黑龙江GDP增速仅为2.9%,在全国31个省份中垫底。黑龙江再雄起,工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而大庆,无疑是这一盘棋最好的落子点。
大庆要转型、要突围,方向无外乎两个,一是发展非油、非化产业;二是做大、做强油、化产业。怎么把油、化产业做大、做强,当务之急就是增储稳产,要通过科技的创新突破,进一步提升采收率,把地藏中“顽固”的油气资源给采出来;要注重油气并举,着重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开发替代资源。
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就要特别重视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让资源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结构,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就是一条必闯的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大庆在油、化领域有了不少看家本领,这些技术和能力不仅可以用在大庆,也能服务于广阔的外部市场。大庆的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同样不失为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的良策。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大庆非油经济比重已从当初的10%上升到57.2%。当前大庆油、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需要付出艰苦持久的努力。但正如业界所谋划的:拓宽原料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开拓服务业务,无不抓住了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国内很多城市面临大庆类似的困境,期待大庆石化产业摆脱资源束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提供借鉴。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农业部要求各有关省(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核查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依法对存在问题的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处理,确保农民生产用肥安全;加强对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企业和国家财政补贴项目所用肥料中标企业的监督管理,实施严格的质量追溯和全程监管。据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肥料监管职责,强化肥料登记管理,建立肥料定期监督抽查制度,会同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农业生产用肥关键时期开展肥料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打击假冒伪劣肥料的氛围,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肥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和合法企业利益。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