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局紧张 中国油企撤离将有较大损失

   2014-07-02 中华石化网中国企业报

56

中华石化网讯 伊拉克,因石油被称作最后的伊甸园,纷争从未止息。

截至目前,伊拉克安全局势仍然没有缓和迹象,极端组织“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已经占据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的大片地区。

6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外交部例会上谈到中方在伊拉克人员和企业安全时表示,中方正继续与伊方密切配合,准确评估安全形势,确保中方有关人员撤离工作迅速、安全、有序进行。

此前,中石油联席公司秘书毛泽锋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非关键的员工已经撤离。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有中国油企大规模撤离的消息传来。

“现在总部一直在高度关注伊拉克,局势一有变化就会采取相应预案。”一中石油相关人士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撤离将有较大损失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报道称,卡伊姆口岸、北方最大的拜伊吉炼油厂都在政府军控制下,在其他战线政府军也重创了反政府武装。该台6月22日援引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总经理迪亚的话说,南部石油生产不受影响,除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已撤离外,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英国BP石油公司、中国的石油公司都正在生产,且多个国际石油公司高管都在生产第一线。

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拥有最大份额的石油开采项目合同权益,伊拉克局势的恶化,给中国石油公司的经济利益及人员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伊拉克北部已经被反对派占领,但中石油的区块主要都在南部,看事态发展才会有大的动作。”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亦有媒体称,目前,部分中国油企已开始撤离危险区域,但更大规模的人员撤离行动还在等待局势变化再作决定。

中国企业大部分在伊拉克南部、北部库尔德地区,中国参股的石油项目也主要是在南部。其中,中石油在伊拉克的石油项目最多,分别是艾哈代布项目、与BP合作的鲁迈拉项目以及哈法亚项目。

中海油所经营的米桑油田也处于伊拉克南部,该公司称已启动应急计划,但油田生产正常。

风险相对比较大的是中石化,在伊拉克北部有油田业务,不过目前并无中国员工在那里工作。

据金银岛消息称,6月26日,伊拉克驻联合国特使表示,该国日产330万桶原油主要来自南部,目前南部油田并未受到影响;此前一日,控制伊拉克北部油田的库尔德自治区宣布将增加石油出口的计划。

“局势如果没有恶化,都撤离也是不可能的,中石油在那边有那么大的油田。”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不得不撤离,一定是将损失降到最低,毕竟员工安全是首要的。”

“像此前撤离叙利亚。”上述人士举例说道,“当时各个公司都有一定损失,有的井已经打了,但必须撤离,损失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再回去就不好说了,像之前苏丹撤离后,地块已经易主了。”

“在伊拉克作业太不容易”

事实上,伊拉克对于更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伊拉克的原油出口主要是通过南部波斯湾海运。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理事王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中国和伊拉克之间的运输基本以海运为主。

“伊拉克的石油资源毋庸置疑,但我们没有优势。”在提及伊拉克时,一家主营油气海上运输的公司总裁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伊拉克保镖公司就达到上百家,不是普通公司可以能够涉足的。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以北美地区为主。”

自2000年前后中国石油企业开拓国际石油市场以来,中东及非洲就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中化及中海油等央企重点开拓的地区,因此,该地区的政治形势一直是这些企业所关心的大事。

“我们在伊拉克合作区块是和BP合作的,安保是由壳牌做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必须符合对方的SHE,要求很严格,当然安保费用特别高,因此,公司海外员工的生活确实相对比较单调一些。”上述人士坦言。

“到项目部就会接受安全培训,特别是到特殊国家作业,反恐培训也是安全培训的一项内容。”另一位中石油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都毫不避讳地说,在伊拉克作业太不容易。

“伊拉克夏季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且沙尘暴不断,更不要说当地的安全环境了。”一位与在伊拉克工作的中国员工有过接触的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局势紧张的时候,一些项目员工上下班时都是戴着钢盔的。”

安迅思能源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拉克这几年一直不够太平,各国应该都有考虑这一因素,但还是要想办法参与进去,毕竟伊拉克的资源比较丰富。”

数据显示,伊拉克原油出口港口有巴士拉油港和阿玛亚油港,该国每天260万桶的出口量中有230万桶经由这两个港口运输,占比达到88.5%。

“西北部的战事对原油出口并未产生多大影响。”李莉分析说,“假使伊拉克战争波及南部,对中国原油进口的影响也有限。2013年,中国从伊拉克的进口量是大概月均200万吨,也就是不到20船。因此,还是不难补充的。”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说道,“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前,必须先强大起来,否则损失会比较巨大。”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