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力哈木江(右)在检测现场。 |
“工作首先要自己满意,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干。”这是塔里木油田物资采办事业部质量安全环保科维吾尔族干部伊力哈木江工作18年来常说的一句话。从普通的材料库技术员到如今的岗位负责人,伊力哈木江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践行着这句话。
说起伊力哈木江,他的同事都说:“这个汉子‘亚克西’。”伊力哈木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问他汉语怎么说得这么好,他说:“学汉语就像学计算机一样,学得多才能用得精,沟通才更顺利,工作效率才更高。”
更“亚克西”的还是伊力哈木江的工作。1996年,东北大学物资管理专业毕业,伊力哈木江回到库尔勒,“我出生在库尔勒,这是我的故乡。” 伊力哈木江说。工作后,置身于不同的物流基地,伊力哈木江天天奔波在料场、库房,埋头在数字的加加减减中,解决一桩桩大小事。伊力哈木江在原储运公司材料库、金属库、轮南供应站都工作过。他发现每个库房、班组的收发程序和标准都不太一样,经过观察,判断这与班长对制度的理解和个人的经验有关系,于是,从定额标准着手,编制与修订材料库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对物资验收管理制度和行为加以规范和完善。同时,配合部门领导做好对保管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星级管理工作。一直到现在,定级库建设、星级保管员依然是仓储管理培训的保留科目。
伊力哈木江在参加西气东输管材转运时,与施工单位厂方、驻站监理经常在现场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将防腐管从周长、椭圆度到坡口角度、焊缝余高、内外防腐层预留长度等项目一一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并且立下了规矩,所有的管材检测工作必须这样做。新疆的8月烈日当头,伊力鼻子周围晒脱了皮,火辣辣地疼,使他每次回到办公室时鼻子和眼睛都是红红的,中转站的同事开玩笑说:“伊力站长每天都哭鼻子。”
从储运公司到贸易公司,从基层到机关,无论工作岗位如何改变,伊力哈木江对物资工作的严细认真18年如一日。在谈及基层与机关工作的区别时,伊力说:“机关每提出一项要求,都要认真考虑到基层能不能干。”今年,物资采办事业部要实现3个基层部门安全自主管理,按计划实现的部门会获得奖励。伊力哈木江要求科室多服务基层,他说:“要多下基层认真为基层干实事,解决问题。”
伊力哈木江虽然在机关工作,可是在机关办公室很少能找到他,他跑得最多的还是料场、库房,从大二线到轮南物资供应总站的料场,还有分布在塔里木油田的各供应站点。他说:“物资供应是油田的二线单位,但是安全管理不分一线二线,我们二线单位也要用一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