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挽救炼化行业

   2014-07-21 中华石化网第一财经日报

330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出台使国内炼化企业的业绩逐渐向好,“喊亏”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两桶油”炼油板块在今年一季度继续向好,但炼化产能和成品油供应过剩问题仍不容忽视。

  2014年一季度,中石油共加工原油254.4百万桶,比上年同期增长0.4%;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2343.3万吨,同比增长3.0%。虽然炼油与化工板块仍然经营亏损22.17亿元,但已经比上年同期减亏25.26亿元。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9.59亿元,同比增利35.19亿元。同时,中石化的炼油板块也实现经营收益37.39亿元。

  不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板块实现正增长,国内其他炼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在逐步向好。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炼化行业已经跟之前体制下的亏损离得比较远了,新定价机制比较保障炼厂的利润,现在炼厂也都不怎么“喊亏”,主营炼厂也多实现扭亏。

  炼化板块的业绩好转主要得益于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出台。2013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

  时间缩窄加之没有幅度的限制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对于国际市场的反应相对更加及时,从而避免现行定价机制的调价“滞后”的现象。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成品油销售价格将更能及时地反映成本价格的变动,也就意味着对于炼厂的利润是有保障的。

  山东一家地炼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在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之后,国内民营炼化企业原本“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确实有所改善。

  在成品油新调价机制出台的2013年,中石化炼油板块扭亏为盈,该板块从2012年亏损119.5亿元到实现营业利润97.5亿元。虽然,中石油的炼油业务仍经营亏损47.08亿元,但已经比上年同期减亏289.64亿元。

  不过,现在摆在国内炼化企业面前的问题则变为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供应均过剩。据中宇资讯分析师桑潇介绍,目前我国炼油能力处于阶段性的过剩状态,造成过剩的原因,一方面产能建设扩张速度太快,另一方面是有部分落后产能未能及时淘汰。

  中宇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炼油能力达6.23亿吨,而原油加工量为4.79亿吨,开工率偏低、炼油能力未能满负荷生产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

  作为炼厂的核心产品,成品油占到炼化企业产量的70%左右。随着新建、改扩建炼油项目投产,我国石油加工规模明显扩大,成品油生产能力增长较快,但受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汽油、煤油产销两旺,保持较快增长;而与工业密切相关的柴油总体回落。

  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认为,国内成品油是过剩的,出口量也在增加,从现在的情况看,成品油生产商将会有一场比较艰难的仗要打,要在这个不大的“蛋糕”里争自己的一部分。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