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整顿煤化工业务:1元抛售薛焦化工资产

   2014-07-18 中华石化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67

  将业务重心回归油气领域的中海油仍在对旗下的资产进行梳理。

  近日,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显示,中海油下属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山东薛焦化工有限公司6.27%股权,挂牌价为1元。

  中海油的这一举动是其对旗下煤化工业务板块“开刀”的又一动作。公告中指出,上述转让自7月16日开始挂牌,标的企业山东薛焦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包括热电、液氧、甲醇加工、销售;二甲醚生产、加工、销售。其中甲醇及二甲醚的生产销售有效期皆为2014年11月18日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前掌舵人傅成玉转调中石化,王宜林接盘中海油后,这家曾经被外界誉为管理运营“最西化的国家石油公司”随即调整了新的业务格局。

  中海油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中海油的主要业务中心已紧紧围绕提高油气生产当量,包括新能源、煤化工等业务也正逐渐在进行整顿。

  今年2月,中海油旗下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旗下包头煤化工项目,挂牌价格为1亿元。彼时,来自其财务方面的数据显示,其2013年亏损额为1283.89万元。而此次中海油挂牌出售的山东薛焦化工有限公司,2013年的净亏损为1084.54万元。

  “亏损只是资产转让的原因之一,关键还是得围绕集团的战略布局来,传统油气业务是中海油接下来几年的主要方向。”中海油人士说。

  资产剥离进行时

  进入2014年以来,中海油这家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对内部的资产洗牌动作就从未停止。而在中海油的资产整顿策略中,煤化工作为其此前大手笔投入的产业之一,这一业务板块也正逐步远离中海油的盈利设计版图。

  “降低经营成本调整业务结构是今年集团高层经济会议中定下的工作重点之一,对煤化工业务,甚至新能源业务的剥离也是有策略的,并不是一刀切。”中海油下属公司一名中层人士对记者说。

  去年12月,在中海油的一次内部会中,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决定解散,但在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业务逐一剥离时,中海油的部分煤化工业务则得以保留。

  中海油内部人士称,由于集团层面明确了“稳健推进改革,实现‘二次跨越’的调整方针”,煤化工旗下的业务也将根据整个战略方向进行适当整顿,除煤制气项目外,包括煤制烯烃在内的业务将予以剥离。

  2月19日,中海油挂牌出售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项目,来自当时的转让条件中指出,“受让成功后,标的企业名称不再使用‘中海油’字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试图重点发展油气领域业务的王宜林来说,煤化工中的煤制气则无疑仍是中海油极为重视的业务之一。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年初,中海油就对子新能源公司旗下的两个位于山西和内蒙古的煤制气项目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其管理权也直接上升到总公司,原有的两个项目不再以公司机构运营,取而代之的是由总部高管直接负责的项目组。

  “煤制气业务对于中海油来说并非单纯的投资项目,也配合着油气管线战略部署,所以,中海石油化学本身不具备太多煤化工的经验被剥离不代表煤制气业务也不受重视。”熟知中海油的另一名国有石油公司研究机构人士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中海油就明确把煤制天然气作为发展煤基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并制定了所谓的“北线计划”,这一计划也正是围绕山西、内蒙古的两个煤制气项目,试图搭建横穿黄河中上游直达渤海地区、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和天津四省市的天然气管线。

  “两桶油”先发制人

  中海油调整煤化工业务时,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国家石油公司对待这一领域则是另一番态度。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石化参与建设的内蒙古三维煤化14万吨/年甲醇制组分油项目二期将于今年9月竣工,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三维煤化项目目前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工业园建成20万吨/年的煤制甲醇项目。

  事实上,这仅仅是中石化发力煤化工领域的一个缩影。今年1月,国电电力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集团”)拟将所持有的国电中国石化宁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45%股权,以25.9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能化”),同时转让两个煤矿的探矿权。

  转让后,英力特集团和长城能化持有宁东公司的股权比例变为5%和95%,这也意味着中石化对该项目享有了绝对控制权。

  “今年1月,这个项目50万吨煤制甲醇已经顺利投产,从工艺技术到甲醇合成采用的装置都是比较先进的。”上述消息人士说。

  与此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煤化工虽然历经了一波无序跟风的投资热潮,但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有效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才是关键所在,“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配套资源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公司的优势很明显。”

  “尤其是中石化,傅成玉调任后,中石化在煤化工的投资和技术研发不断加大,之前仅仅是圈了点资源,现在一些技术已经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比如甲醇制烯烃,再加上原有的化工品销售渠道,这些中海油和一些电力公司都是无法相比的。”上述人士说。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