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上旬,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被国土资源部认定为“典型的优质海相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后,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在经历了近几年来不断的争论与质疑后,页岩气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终于走上正轨。虽然几大油企近来的可喜成果印证了我国在页岩气开发上的巨大前景,但这个行业究竟该如何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不能操之过急。
此前在业内流传甚广的第三轮招标将下放的消息则有望落实。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处处长唐廷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第三轮探矿权招标确有下放到各省的可能。
项目进展参差不齐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报告,目前页岩气取得了3个领域的突破,分别是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领域、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及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形成了一批页岩气产能。其中中国石化[微博]10亿立方米/年,中国石油3亿立方米/年,延长石油1亿立方米/年。中石化[微博]的涪陵礁石坝商业化投产,证明了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石化设备行业协会原理事长赵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中石化涪陵地区已完钻33口水平井,压裂试采井23口,日产量超过270万方,形成产能10亿方/年,累计产气3.7亿方。
同时,经过两轮招标的项目进展情况参差不齐。据了解,第一轮页岩气矿权出让中标单位中,河南煤层气两口探井处于准备阶段,中石化南川区块第一口探井直改平,完钻井深5820米,2014年上旬分15压裂后,排采试气效果不理想,关键因素是地层压力系数不高。
第二轮页岩气矿权出让中标单位,大都完成了二维地震勘探;部分企业完成预探井钻探(贵州铜仁岑巩区块天星一号井在下寒武统见到良好天然气显示),多数企业处于探井井位论证阶段或预探井开钻阶段;还有部分企业处于观望阶段。
探矿权招标或下放到各省
“要明确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有技术优势、有竞争力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介入,任何行业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打口井气就可以出来,没那么简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在本次峰会上表示,中国页岩气的发展最快要到2018年左右才会有比较大的成绩。“我们认同整个页岩气发展会存在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对于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推进速度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思想准备。”虽然有些项目进展情况并不如预期,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到页岩气发展的大会战中。在2012年末第二轮探矿权招标结束以后,第三轮招标迟迟没有跟进,这也引发了业界的一片猜想。
此前,有消息称,第三轮招标年内将会启动,而由于前两轮招标项目的进展不顺,第三轮招标或将与前两轮招标形式不同,国土资源部将不再统一组织招标工作,相关省份或将自行组织招标工作。
“由于第三轮招标迟迟没有进行,一些企业又有参与竞标的意愿,相关省份便提出了这方面的申请。这并非是国土资源部主动下放,而是各省有这个意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开的报道显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已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常德等5个页岩气勘查区块。其他一些省份也已向国土资源部上报了相关区块的资料,国土资源部正在进行评审工作。
补贴政策应当靠前
经历了前几年的“热炒”之后,页岩气开发也已逐渐走向正轨,技术也在不断成熟。而国家对这一新兴行业的扶持力度也一直在加大。
2012年11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页岩气开发利用。“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2012年-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页岩气开发利用情况对页岩气开发利用给予适当补贴”。
2013年11月出台的《页岩气产业政策》再次明确了“今后页岩气出厂价格将实行市场定价,按页岩气开发利用量,对页岩气生产企业直接进行补贴;并鼓励地方财政根据情况对页岩气的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虽然补贴政策在逐步优化,但由于页岩气开发投入巨大,这样的补贴方式显然对于一些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并非是最好的支持。
“目前的补贴政策是按产气量进行补贴,但应该看到,页岩气开发的前期投入是相当大的。可能一些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因为还没有出气,便享受不到国家的补贴政策。”唐廷川表示,财政支持应当靠前,并增强针对性。“应把支持重点放在资源勘探、技术研发等环节。”此外,唐廷川表示,目前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页岩气开发中的“以大代小”提供了可行性。“大企业拥有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小企业积极性高、机制灵活,且资金充足。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探寻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