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牵手腾讯 借力互联网挖掘“非油”潜力

   2014-08-27 中华石化网每日经济新闻

49

  力挺非油业务的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公司中期业绩推介会的第二日(8月26日)抛出重磅消息——宣布中石化销售公司与腾讯科技签订业务框架合作协议。

  据记者了解,根据协议,双方将主要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业务、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开展合作。

  对此,多数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伴随腾讯的到来,中石化易捷贴上了更加明显的互联网标签,而中石化力挺的油品和非油业务用户之间的跨界互动,未来会在腾讯数亿线上流量中寻求导入商机。

  中石化曾披露双方有接洽

  自今年2月,中石化发布旗下销售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议案后,有关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将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的传闻就不绝于耳。

  不过,中石化的首家电商合作伙伴,却是让外界颇为出乎意料的1号店。

  即便如此,在所有传言进入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名单的企业中,腾讯或是最为“公开”的一个。早在8月8日,中石化集团官网高层动态信息栏曾挂出的消息称,8月7日,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总部会见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一行。这也是截至目前,所有传言将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合作的企业中,唯一在合作前被中石化公开大方承认有接洽的企业。

  正因为如此,外界对中石化易捷和腾讯签署合作框架并不感到意外。

  据了解,中石化销售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拥有国内最大成品油销售网络,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

  探索大数据应用

  对于双方的合作,有业内观点认为,腾讯对于中石化易捷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前者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更是服务用户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可以为着力发展非油业务,尤其是为O2O业务的中石化易捷导入数亿线上用户流量。

  “易捷便利店在全国有2.3万个网点,数量排名虽然靠前,但如果做O2O依然有两方面较弱,一是线上流量;二是物流。在牵手顺丰解决物流配送问题后,如何提高线上知名度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腾讯无疑成为合作的最佳选择。”资深O2O分析师黄渊普昨日(8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渊普认为,易捷目前的用户群比较单一,多数是开车的消费者,其他人群对易捷的认知度较低,甚至很多不开车的人都不知道中石化的加油站里还有便利店。易捷可利用腾讯线上的品牌宣传来导入流量,对增加易捷的品牌曝光度、吸引新客户极有帮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腾讯拥有超过8亿QQ活跃用户以及4.38亿微信活跃用户。

  在中石化销售公司与腾讯合作的协议中,中石化特别提到,将通过双方的线上与线下平台互动,开展交叉营销;发挥资源优势,对双方的品牌进行立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探索O2O业务,为双方客户开创O2O生活服务新体验。此外,双方还将探索积分、客户关系管理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创新和实践,以及推动油品和非油业务用户之间的跨界互动,全面提升双方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对腾讯而言,与中石化易捷的合作将主要完善其应用场景。相对来说,腾讯对中石化的战略意义大于中石化对腾讯的意义。

  已引入5家合作“小伙伴”

  8月25日,傅成玉在香港举行的公司中期业绩推介会上表示,非油业务想象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是金矿。目前国际上非油业务营业额和毛利占比均为国内20多倍。

  昨日,中石化也再次对外强调,借移动互联跨界发展空间巨大,更能放大价值。今后在发展优势油品业务的同时,将大力挖掘非油业务潜力,未来重点发展便利店、汽车服务、O2O、金融服务、环保产品和广告等新兴业务,打造全新商业模式,逐渐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记者发现,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中石化易捷就已经先后敲定了5家合作“小伙伴”,分别为大润发、西藏卓玛泉、顺丰快递、1号店和腾讯。此外,8月25日,傅成玉还透露,第一轮无约束报价已经共有37家财团胜出,这些企业将进入第二轮的约束性报价。

  对此,外界普遍在猜测,未来中石化与其引入的合作“小伙伴”将如何具体合作,才能实现最大共赢。

  记者发现,在与电商1号店的合作中,中石化曾详细描述了未来双方合作的一些可行模式。即今后西藏易捷·卓玛泉等地方特色商品除在易捷便利店销售外,还会在1号店的特色商品销售专区。客户在加油的同时,在易捷便利店通过手机二维码“扫一扫”功能选购1号店商品,实现现场下单购买。此外,在1号店线上完成下单购买的顾客,也可在中石化指定加油站点提取货物。

  有业内观点认为,这类模式在今后易捷与其他企业的O2O合作中,将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包括已经签约的顺丰“嘿客”等。而腾讯的移动支付、交叉营销以及流量导入等,都将增加这种合作模式的想象力。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