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煤化工亟须转型升级

   2014-09-09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882

  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即将从10月1日起施行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的煤制烯烃和煤制甲醇项目均被拿下。记者日前采访时获悉,这一调整释放了煤化工投资降温的信号,但西部地区煤化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关键是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记者梳理发现,在正式出台的《目录》“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中,除了煤焦油深加工等少量延伸产业链项目外,难觅煤化工身影。而在征求意见稿中多个省份都列出了“年产超过50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烯烃”。业界认为,这种调整是考虑了近期各界关于理性发展煤化工的呼声。

  “近几年西部地区煤化工项目重复建设、盲目跟风投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造成煤化工产品结构趋同,产能严重过剩,大量投资浪费,不能不说是决策失误。”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卫东告诉记者,比如陕西兰炭产能高达7000多吨,目前年产量不到2000万吨,产能严重浪费。若不通过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西部地区煤化工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郭卫东认为,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基本国情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需求来看,今后50年内煤炭仍将是主力能源。尽管产业目录有所调整,但西部地区煤化工发展空间和前景依然很大,应有序大力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分析形势,预警风险,不能单纯限制或鼓励。

  “现在的问题是,西部企业创新意识和对新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前瞻性,远不如东部地区。”郭卫东呼吁西部企业关注煤化工重大前沿技术动向,为转型升级做好储备。譬如未来的煤基多联产可以将甲醇制烯烃与粉煤干馏、粉焦连续气化技术衔接;煤等离子制乙炔技术比电石路线成本低30%左右;微反应技术时间和过程很短,大型化工设备小型化,许多化学品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西部地区化工行业投资呈下降态势,其中陕西多个拟在建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开工不足,投资不到位。但陕西已开工的现代煤化工重点项目势头强劲,到今年底3个煤制烯烃项目均建成投产,总产能将达到250万吨;4条工艺路线的煤制油项目到明年上半年产能将突破300万吨;100万吨煤制芳烃项目工艺包已开发完成。

  “西部地区煤制烯烃项目终端产品大多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结构单一,其实风险很大。”郭卫东呼吁,现代煤化工发展不要跟风,应在乙烯和丙烯配套产品时多考虑未来市场潜力,开发精细化工等附加值高的前沿产品。

  郭卫东建议煤制甲醇企业向下游深加工找出路。如下游衍生物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8)、二甲氧基甲烷等,至少有2000万~3000万吨的市场空间;甲苯、二甲苯等依赖进口。另外,我国甲醇制芳烃技术已经突破,也可以消化甲醇产能。

  新闻链接

西部新增鼓励类化工相关产业(节选)

  陕西省

  ◆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

  ◆新型、环保型油田化学品技术开发及生产

  ◆6万吨/年及以上聚甲醛、6万吨/年及以上二甲基甲酰胺、6万吨/年及以上聚乙烯醇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利用生物质生产可降解材料等

  甘肃省

  ◆利用天然气替代化工及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中使用的重油、柴油、煤技术开发及应用

  ◆电子级氟化氢(HF)生产

  ◆新型碳材料的开发及生产

  青海省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

  ◆单线年产5万吨以上氢氧化钾生产

  ◆稀盐酸脱析制氯化氢

  ◆六水氯化镁连续脱水制无水氯化镁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万吨/年及以上醋酸乙烯、6万吨/年以上聚乙烯醇、3万吨以上石灰氮、氰胺系列产品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

  ◆有机-无机混合肥料生产

  ◆6万吨/年及以上聚甲醛、6万吨/年及以上二甲基甲酰胺、6万吨/年及以上聚乙烯醇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15万吨/年及以上单套无水煤焦油深加工

  ◆无汞催化剂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

  ◆六氟乙烷等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

  ◆新型碳材料开发及生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

  ◆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

  ◆无汞催化剂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

  ◆6万吨/年及以上聚甲醛、10万吨/年及以上天然气制合成油(GTL)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生物乙醇制乙烯(以粮食为原料的除外)

  ◆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

  新闻快论

理性的选择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撤下现代煤化工项目,向业界释放出三个方面的信号。

  其一,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并不顺利。从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示范的效果来看,虽然总体而言工艺技术可行,但也有示范项目遭遇技术不稳定、环保不达标、水资源短缺等瓶颈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煤炭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煤化工的高耗水性与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无法调和。此次《目录》的调整,是充分听取各方建议的明智之举。

  其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思路有了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录》的调整再一次表明我国发展思路已经不再唯GDP是从,而是更加重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宁可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环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抑制煤化工在西部地区的过快发展,有利于保护西部地区环境。

  其三,长远看,降温有利于现代煤化工健康发展。《目录》的调整明确无误地表明政府对发展煤化工的态度由鼓励转为谨慎。短期看,煤化工发展受到抑制,但正好给了煤制烯烃、煤制油气等现代煤化工优化技术、完善工艺、总结经验的时间和空间,给那些头脑发热、盲目发展煤化工的企业浇了一瓢冷水,使之更加清醒起来。也给社会各界就发展现代煤化工凝聚共识留出了时间,这对我国现代煤化工未来健康发展无疑是件好事。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