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波:聚氨酯材料需要更公平的使用界定

   2014-09-17 中华石化网中化新网

24

  日前,由住建部召开的建筑保温隔热行业的会议上,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西伟透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望近期发布,而这一规范的出台,与中国的聚氨酯工业发展息息相关。

  这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事关数亿人的生命安全,正因为如此,这部外墙保温材料界重量级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建规》)才被业界期盼为终于有眉目了。

  在巨大的争议之下,其修订已历经了7年时间。《建规》在近几年的“难产”过程中,发生了由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等三场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的火灾。“46号文”“65号文”“新46号文”“350号文”等有关如何使用建筑保温材料的文件也应时而生。

  在业内,有一位聚氨酯出身的专家一直关注着这一切的变化,他就是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无论是从早期两部委的“46号文”,还是即将出台的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亦或是建筑保温的防火要求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正在逐渐明确的发展方向,李建波都认为,应该给聚氨酯材料更公平的使用界定。

  两要素支撑外保温防火

  “外保温”是指将保温材料贴合于外墙,像给楼房穿上一件棉衣一样,从而减少楼内热损失。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外墙内保温技术,而在很多火灾中,有机保温材料燃点低、过火快,很容易成为火灾帮凶。若再有设计上的不合理,形成烟囱效应,那么火势会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难以控制。

  老版《建规》最早颁行于1974年,迄今已修订多次。特别是中国进入外保温时代后,由于其部分内容陈旧,无法满足防火要求,2007年,《建规》经住建部批准进入修订程序。

  “350号文”出台后不久的2013年年初,《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和《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2012)相继发布,二者都于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墙体保温材料上墙之后形成一个建筑外保温系统,不再是孤零零的保温材料,这个系统是否安全,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保温材料自身的燃烧性能等级,另一个是保温材料所构成系统的防火性能的强弱。”李建波说。他认为,从逻辑上来说,建筑防火安全只需关注两件事,第一是施工安全,保温材料要有基本的防火性能,进入工地后其能做到离火自熄;第二是防火系统完成之后,要经受得起模型火的实验,看一看火灾是否会顺墙体蔓延。

  李建波指出,正是为了规范这两个要点,才有了GB8624-2012和GB/T29416-2012的出台。“显而易见,《建规》应来源于这两部标准,由它们导出才科学。”他说。

  搅局的氧指数

  在李建波看来,现行的GB8624-2012有些内容还有待修订,首当其冲的就是氧指数。

  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数低表示材料易燃。

  “制定GB8624-2012时参照了欧盟有关燃烧等级的标准EN13501,在这个基础上,国标加进了氧指数的指标。这就导致,同样的材料在欧洲能拿到B1级检测报告,但是在中国却拿不到。”李建波说。他表示,GB8624-2012最主要的实验方法是单体燃烧性能实验(SBI),中国和欧盟的标准中主体的实验方法都是这个,但氧指数却“颇具中国特色”。

  在我国,引入氧指数的动机是防范施工方以次充好,然而在实践中却成了聚氨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以最常见的保温材料来说,EPS、XPS和聚氨酯,三者在SBI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情况下,氧指数却是不一样的,聚氨酯最低,XPS居中, EPS最高。”

  李建波表示,相对于EPS、XPS等材料,聚氨酯的氧指数低并不意味着防火性能低。“引入氧指数指标,尤其是规定了B1级材料氧指数必须大于等于30,将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材料比如聚氨酯在燃烧性能方面是完全可以通过SBI的B1级标准的,但却无法满足氧指数要达到30的标准,而另外一些保温材料虽然达不到SBI的B1级标准,但却能满足氧指数的要求。”他说。

  李建波特别提醒业界,相比于SBI严格的实验室条件要求,氧指数的检测手段较为便捷,监理公司一般会采纳这种方法。但其结果十分粗略,而且因人(检测者)而异,同一批次的产品检验数据往往都差异很大,这就极易导致真正符合B1级标准的材料被踢出局,而不合格的材料反倒可以满足氧指数标准成为“合格”材料。

  李建波建议《建规》在引用GB8624时增加名为《常见保温材料氧指数与燃烧性能等级的对应关系》的附录,以消除聚氨酯的不公正评价。

  防火不能一刀切

  如果说是否引入氧指数还只是在产品检测方面产生的分歧,那么,弃用GB/T29416-2012可能意味着聚氨酯的优势荡然无存。“《建规》公开意见稿中曾保留了两个标准,但在后来文件中GB/T29416-2012被去掉了。《建规》很可能没有采用它的实验方法,这是对聚氨酯和酚醛等热固性材料不公平。”李建波说。

  李建波认为,结构防火是建筑防火的核心。“建筑做好之后,应该把建筑当做一个系统来考量,火灾并非仅仅是保温材料引起的,应考量整个系统的防火性能,这正是GB/T29416-2012的意义所在。”他说。

  GB/T29416-2012是参照英国的标准制定的。按照这个实验方法,聚氨酯等热固性材料,不用设置防火隔离带,而EPS、XPS热塑性保温材料,必须设置防火保温材料,才能通过防火实验要求。李建波提到,聚氨酯属于热固性保温材料,遇火燃烧时,其表面会形成碳化层,碳化层能够阻止火焰蔓延。而EPS和XPS属于热塑性材料,遇火时会熔化、滴落,而这些滴落物同样也能够燃烧。

  李建波认为,聚氨酯和酚醛本来就比EPS 和XPS贵,如果要求所有使用有机保温材料的外墙设置防火隔离带,搞“一刀切”,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导致热固性材料的市场萎缩。“在德国,聚氨酯甚至可以用作EPS的防火隔离带。”他说。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