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煤炭清洁利用有效途径

   2014-11-10 中华石化网中国能源报

30

核心提示:“中国最大的挑战已经不是能源供给问题了,而是环境可否持续的问题。”“当前,如何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中国最大的挑战已经不是能源供给问题了,而是环境可否持续的问题。”“当前,如何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之一。”10月23日,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经济研究员陈卫东在第六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天然气及煤炭清洁利用国际合作论坛(以下简称国际合作论坛)上说。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高明涛在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多年来煤炭行业始终坚持以提升煤炭工业科学发展水平为主要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煤炭产业的调整。煤化工作为一种原料转变的过程,技术在中国发展确实遇到一些瓶颈和难题,但只是暂时的,我相信煤化工肯定是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意义重大

业内专家指出,根据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到2020年和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保持在62%和55%左右。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改变。立足现实,煤炭清洁利用意义重大。

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在国际合作论坛上说:“煤炭是中国的命根子,我们不可能摆脱这个现实去面对新的挑战。回归现实,煤炭必须高效清洁利用,这才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出路。”他还指出,中国煤炭集中度太低,仅为4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62%,而欧美国家达到80%以上甚至90%,煤炭集中利用,才好治理,成本也低,技术也好实施。一定得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小产能,化零为整。能源必须高效利用,污染必须尽可能严苛的治理和控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此前召开的中国煤炭学会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煤炭学报》创刊五十周年专项学术论坛上提出,从煤炭行业发展形势来看,在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能源供给、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高明涛在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主要有几个方向:第一煤炭清洁开发与利用并举,贵在利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着重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面的变革,树立科学产能。重点支持煤电一体化,实现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举的转变。

第二推动煤炭清洁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同等重要,适当加快煤炭的清洁利用。重点要加强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加强下游火电、钢铁、石油等重点耗煤行业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改造工程,再加强能源品质的管理,《煤炭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意在从源头抓起控制污染,清洁发展。

第三处理长远和现实的关系,能源优化调整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当前煤炭的发展仍然面临着生产方式粗放问题,煤炭的开发利用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不仅要涉及到煤炭本身,还要涉及到煤炭的下游,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多个耗煤行业,因此在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要正确的处理好长远和现实的关系。煤炭高效利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煤化工是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王显政在中国煤炭学会七届第二次会议上表示,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需求来看,随着我国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16万吨级间接液化、60万吨级煤制烯烃、13亿立方米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煤化工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推进和发展阶段。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万吨以上;其中,煤制油3000万吨、煤制烯烃2400万吨,煤制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初步分析需增加煤炭需求6.5亿吨左右。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在国际合作论坛上介绍,目前我国的煤炭洁净利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煤炭企业洗选加工能力。二是发展煤炭的高效清洁燃烧发电。三是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其中煤炭转化技术包括气态、液态和煤基多联产等技术。现代煤化工将成为未来煤炭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刘文革认为,现代煤化工又进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煤炭市场形势不好,煤炭价格比较低,为了寻求高附加值,实行煤化工项目,实现更好的盈利。第二方面就是环境污染,或者是大气污染的环境制约因素,使得我们选择现代煤化工,实现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完成了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等项目。下一步,我国的煤化工发展方向是向中西部发展,新疆将成为一个重点发展区域。预测到2020年,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煤炭消耗量将达到6.5亿吨。

刘文革还指出,发展煤化工项目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产品的成套化应用及装备的长周期运转问题都是煤化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所以,目前现代煤化工需要重点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刘文革建议,加强与美国、欧盟等合作,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借鉴先进经验,联合攻关与研发,实现技术成果共享。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